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金融强国 香港作为/港交所:外资入市中国兴趣增

2024-05-24 04:02: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交所表示,“互换通”正在稳步发展,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兴趣不断增长。

在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迎来10周年之际,两地监管机构推出更多优化措施,其中“互换通”便于日前从三方面进行优化。港交所(00388)市场联席主管苏盈盈表示,新优化措施向国际投资者传递了一个信号:“互换通”提供的不仅是风险对冲工具,更提供了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风险管理渠道,有助巩固香港作为人民币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大公报记者 许临

  全球首个衍生产品互联互通机制“互换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拓宽投资领域的新管道,自去年5月开通以来,成交量不断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截至4月末,市场参与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达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日均成交名义本金约为76亿元。

  从月度数据来看,按月计算的日均成交名义本金增长近3倍,从上线首月日均约30亿元增至2024年4月日均120亿元以上。苏盈盈认为,这一显著增长表明“互换通”正在稳步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投资兴趣不断增长。

  优化措施推出首日成交59亿

  近日,港交所与内地合作伙伴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单边压缩”、“历史起息交易”及“允许参与者进行远期起息的国际货币市场(IMM)合约”。在优化措施推出首日,共26家境内外机构开展IMM交易,成交54.83亿元(约59亿港元)IMM合约,4家境内外机构使用了合约压缩服务,共压缩名义本金55亿元。

  苏盈盈表示,期待这些优化措施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来香港市场交易,特别是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的背景下,这些新推出的工具和服务恰好能满足他们对冲人民币持仓风险的需求。

  多名人士也分享了“互换通”措施优化的好处,其中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互换通”让本港和海外投资者能参与内地银行间市场的互换产品,期待与内地合作伙伴共同优化和扩大各项互联互通机制,推动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金管局表示,下一步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将指导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继续稳妥有序推进互换通业务合作,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助力稳步扩大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渣打金融市场部香港兼大中华及北亚区主管曾继志指,随着市场对互换通运作愈来愈熟悉,国际投资者对互换通北向交易的需求将越趋炽热。

  在其他“互联互通”渠道方面,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新接受访问时也分享道,现时70%资金都是经由香港进入内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亦占相当比例,约三分二;可见北向通的重要性。陈茂波表示,不少国际投资者选择经由香港进军内地,主要因为对环境和法律体制的熟悉,让他们更有信心。

  争取年内放宽南向通限制

  就南向通情况,陈茂波指出,互联互通机制内需要继续丰富产品,让内地投资者有更多选择。以人民币计价产品为例,让内地资金使用人民币购买优质、规模较大的股票,毋须承担汇率风险。

  陈茂波又称,特区政府正争取今年内进一步放宽南向通限制,方便内地居民把资金调拨至香港。现时香港需要发挥好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的角色,让内地监管机构放心,确保投资来港的外汇不会流失。特区政府与中央部委保持良好沟通,相信把关工作越坚稳,中央的信心就会越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