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楼价起动升浪\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2021-04-28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正如笔者之前所料,具地铁站概念的楼花红盘的确在价格进取下得到理想的销情,因而牵动了二手楼价的升幅。很多人觉得楼价上升令人意外,但我想说楼价早已起动上升中,只不过“林郑PLAN”新常态令到购买力是平均分布在不同板块上,所以摊分了之后在个别板块的成交。

  买家於第一轮买了又平又靓的单位后,接着第二、三轮就会买了相对上质素次一等的单位,次一等的单位价格自然会便宜,这就会令很多人不可以在指数上準确体会到楼价的升幅。其实之前“柏傲莊”第一期已经提醒了市民刚需是庞大的,不会因为天灾人祸而减少,反而是积聚的,而黄竹坑“晋环”的炽热亦令到市民明白,拥有最多“财富效应”的“有资产者”不单只是庞大而且更炽热地去投入市场,这算是一个奇景。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令到楼市的表现参差,所以同一区的价差是拉阔了不少。例如在屯门区二手楼有不少是1.1万至1.2万元呎价的单位,但也不乏3万元呎价的楼花成交,就算在港岛区也见到楼花是3万元左右一呎,但二手楼只是1.7万元左右一呎,这些价差庞大的出现是新常态,也会带动二手楼的上升。

  各位看楼市可以看到安定繁荣的重要,“楼市辣招”造就的借贷健康令到住宅价格在天灾人祸之下稳定发展,令到香港楼价较容易回复,“国安法”也令到治安局面稳定,人们都有信心去安居乐业。

  而在中美贸易战,中国守得稳,甚至在保卫上得到胜利,也令到香港金融体制能够保护,这些都是幸福,但如何令幸福更普遍?

  增加供应实现互利

  政府与市民都应该面对香港住宅供应不足的现实,人们都说笔者是大好友,其实笔者在每次楼价升或跌之前都有发出预警,如果数据是有力表现向好的,“大好友”其实是积极面对供应不足的态度。

  笔者同意大量增加香港土地的供应,如果行政上是更有力去大量增加土地供应,的确是可以减少暴利的出现,但这不可能令到建屋成为一个不赚钱的生意。

  楼价绝不会因供应大增而大幅下跌,因为关键在“大兴土木”上。在一个泡沫经济的情况下大兴土木会令到泡沫变得更大直至爆破,但在供应不足及没有过度借贷的市场情况之下,大兴土木建屋只会令到经济增长更强劲,这只是一条加减数。大兴土木引来的失业率减低、经济景气,甚至加租的力度会来得比实质供应的影响更快。请不要“表错情”,也不要继续去找一些利淡因素去投入,社会的真正悲剧是供应不足,大量增加供应令到市场更均富,以及下一代更少矛盾,最重要的就是令到社会财富更合理去分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