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持续支持资产代币化发展,金管局亦积极开拓探索央行数字货币(wCBDC)的应用。资产代币化主要指将传统账簿上的资产进行代币化处理,以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平台进行交易。资产代币化创新并丰富了市场可交易资产品类,承载着香港打造虚拟资产中心、巩固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的双重愿景,亦是打造WEB 3.0生态的关键举措,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注入活力,因此获得特区政府、监管机构和金融同业的广泛关注。
自2022年《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发布后,在2023年成功发行首笔代币化政府绿色债券。金管局和证监会合作强化代币化资产监管,联合推出虚拟资产监管指引并启动Ensemble项目。2025年《财政预算案》说及将发布第二份发展虚拟资产政策宣言,并逐步完善稳定币发行、场外交易(OTC)及托管服务等领域的监管。
发展代币化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打造成熟、清晰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框架。首先,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运营采用“双牌照”模式,即营运者需向证监会申请第1、7类受规管活动牌照,以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目前共有10家平台获得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其次,明确虚拟资产交易、咨询及资管服务机构需遵循的特定监管要求。截至2025年5月,全港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有38间、可就虚拟资产提供意见的机构有36间、持有第9类牌照且管理组合中虚拟资产占比超10%的机构有38间,主要为券商、资管机构及虚拟银行。
金融创新助巩固金融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全方位完善资产代币化业务相关制度规范也是重中之重。一是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制度。2024年3月,金管局启动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试点涵盖支付、供应链管理和资本市场等场景,在12月通过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草案》并提交立法会一读,预计2025年正式推出。二是筹划虚拟资产场外交易牌照管理。预计2025年内就相关牌照制度进行公众咨询。三是规范虚拟资产托管发牌制度。金管局于2024年2月发布《有关认可机构提供数字资产保管服务的预期标准的指引》,指导虚拟资产、代币化证券等数字资产托管业务,下一步计划于2025年推出虚拟资产托管服务发牌制度草案。
特区政府持续推进金融创新的长远目标,有效发展多元化经济和投资重要基建,吸引全球机构和投资者参与,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