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房产讯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今年,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从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着墨颇多,尤其体现短期行业去风险、长期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思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更积极有为的宏观,来化解行业债务风险、构建双轨制住房体系、释放改善性需求,并充分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过渡。
张波认为,推进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将是下一轮房地产周期的重要举措,“三大工程”中,保障房和城市村的改造都和双轨制息息相关,也是房地产新模式有序落地重要举措。本次报告中也充分提及相关内容,并且“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将长期要落实。
对于2025年工作重点,张波表示,房地产是居民消费的重点,报告中强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没有房地产消费的稳定,无法实现促消费的目标,2025年还将是房地产政策利好房地产行业的一年。
“从宏观政策的表述来看,用到了‘积极有为’,因此政策的落实会更多体现出引导市场预期而非后置。稳住楼市股市在报告中表述明确,更是强化了这一预期。和前几年不好,今年楼市政策的出台会更偏向于提前,‘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这一表述体现出应对不确定性,‘抢时间,就一次性给足’,将是政策的新特点,房地产政策面也会更多偏向于提前,而非完全根据市场销售的结果进行调整,更多关注市场热度等前置性指标。”张波说。
在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看来,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从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到楼市政策均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强调“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财政、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特别是财政政策不断落位,有利于改善地方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等的推进节奏。
陈文静进一步表示,从房地产政策方向来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较大篇幅提及房地产各项举措,整体要求与以往提法大致相同,2025年房地产政策或更加注重各项举措的实质性落地。落实中央要求,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多个方面仍需加力,如,第一,核心城市继续调减限制性政策,发挥带头效应;第二,参考借鉴广东发行专项债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各地加快落实相关举措,推动政策显效;第三,打通收购存量商品房的相关卡点,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第四,完善融资“白名单”机制,推动资金实质性落地,改善企业资金压力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的表述,突破性比较大,通过去库存来缓解供求关系,止住下跌预期,实现止跌回稳。一是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架构下,专项债、再贷款投放的领域和范围扩大,包括用作资本金,解决了去库存的资金来源;二是存量收购房和地,在资金平衡上的范围扩大了,从项目平衡转向区域、中期等更大范围平衡;三是债务置换和土地收储,将地方国企和城投的动力激发,承担起稳楼市、去库存的带头作用;四是存量盘活与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票安置、保障房和人才房筹集紧密结合,达到多方目标,促进良性循环,这有助于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尽快实现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