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下潜后,被吊离海面回收到科考母船 资料图片
据央视新闻报道:4日上午8点半,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结束为期两个多月的南海试验性应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亚。本次科考任务成果丰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407.7米。为了对潜水器性能进行全方位测试,“深海勇士”号最大连续昼夜下潜天数达到19天,成功实现夜间下潜常态化。
最大深度达3407米
据了解,“深海勇士”号计划于今年11月开展西南印度洋科学考察,为检验装备性能,积累相关经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海域模拟西南印度洋科考地点的海洋深度,进行了多个潜次的大深度下潜作业。
此次“深海勇士”号将下潜到3400米左右的海底,进行八个小时的科学考察,同时也是对“深海勇士”号连续大深度作业能力的考察。不仅如此,潜器搭载了各年龄段的乘客下潜,其中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坐“深海勇士”下潜至1400米,成为世界下潜科学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另外,本次南海试验性应用科考航次的圆满成功,也为“深海勇士”11月前往西南印度洋进行海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杨申申表示,将计划进行四到五个潜次,在3000多米的地方,对潜水器的状态再次确认一下,“锻炼工作人员在这种复杂环境下,进行潜水器的坐底、取样,以及整个潜水器的操纵的过程,来为我们年底进行西南印度洋大洋中脊的海底热液区的科学考察积累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