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2025建成世界级机场群 突破空域瓶颈

2020-07-16 04:24:37大公报 作者: 张帅、凯雷、方俊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民航局近日印发《民航局关於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世界级机场群。《实施意见》提到,将发挥香港机场国际货运枢纽龙头作用,增强广州、深圳机场货运枢纽功能,提升国际中转能力和服务效率,推进大湾区航空物流高端化发展,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务机运营管理中心。

《实施意见》提出,以打造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可持续、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为目标,以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民航协同发展新格局为保障,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民航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先行区,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港建国际航空学院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筑基成长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大湾区民航整体规模、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第二阶段是全面提升期。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协同、绿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级机场群,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遊的国际一流湾区发挥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根据《实施意见》,将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多核驱动,澳门、珠海等机场多点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着力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规模和功能,提升深圳机场国家航空服务和航空货运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澳门机场服务功能,提升珠海机场保障能力。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推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区域民航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对於香港,将进一步增强香港机场国际中转功能,发挥香港机场国际货运枢纽龙头作用,增强广州、深圳机场货运枢纽功能,提升国际中转能力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航空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推进大湾区航空物流高端化发展;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务机运营管理中心,以城市管理、短途运输、海洋开发、应急救援为重点,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区域通用航空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特别提出,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航空学院,将大湾区建设成为辐射亚太及“一带一路”的航空专业培训中心。

更好发挥港对外窗口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对大公报表示,目前香港仍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国际化的城市,上述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措施出台,表明国家层面把香港放在发挥对外窗口作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让香港在中国整个对外开放过程中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而香港的一大优势就是物流与国际交往,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香港的优势才将能够有更好发挥。

大湾区航空专家、深圳市航空航天人才协会常务副会长聂睿姬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实施意见》对香港而言是重大利好。她指出,智慧型的大湾区国际机场集群将是未来发展趋势,香港具有丰富的航空产业国际人才储备优势,应抓住这个机遇,更加紧密加强与大湾区其他机场的合作和互融互通,促进香港航空产业发展。

突破空域瓶颈 五大机场互补发展

广东机场集团人士15日对大公报表示,新出炉的《民航局关於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得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迎来历史机遇。而大湾区的五大机场也有望形成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发展和互援补给体系。

广东机场集团人士指出,伴随着《实施意见》与广东省“5+4”骨幹机场格局建设深入推进,长期制约珠三角空域的瓶颈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突破。通过进一步推动优化调整空域结构,最大限度地释放空域资源,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改善空中拥堵状况;同时推动湾区机场群差异化与协同发展。

另有广东省航空业界有关负责人对大公报表示,期待五大机场加强定期沟通机制,根据未来湾区发展阶段开展更加深入与全面的合作。该负责人称,近年大湾区机场群年客运量2亿左右,预计2030年旅客吞吐量将近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万吨。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