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从振兴中华到复兴中华 辛亥精神 缘起香港

2021-10-07 04:29: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孙中山(左二)在香港求学期间,与友人杨鹤龄(左一)、陈少白(右二)、尢列(右一)、关景良(后排站立者)合影。

  编者按:

  110年前辛亥革命的成功,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在这个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阶段,香港凭借独特的自由港优势,成了整个南方革命的策源地,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公报自今日起推出《辛亥革命110年》专题上下篇,阐述香港在这场伟大民族民主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冀望以此激励港人承传辛亥革命遗产,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救国思潮相继出现。在中西文化汇聚前沿的香港,年轻的孙中山先生得到了革命思想启蒙,并在一群有志救国的港澳同胞支持下,开始各种革命尝试。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一再成为孙中山革命党发动起义的基地,直到一九一一年广州“三二九起义”爆发,视死如归的革命党人用鲜血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香港也在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伟业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

  走在香港大学的校园,可以看到身穿唐装马褂的“孙中山”。这是以一九二三年孙中山访问港大时样貌为蓝本设计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这次访问中,孙中山发表了题为《革命思想的诞生》的演说,第一句话就是“此行真仿如游子归家”,更直指“从前人人问我,你的革命思想从何而来?我今直答之:革命思想正乃从香港而来。”

  自一八四一年开埠以来,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西交汇的商贸重镇。十九世纪晚期,香港已显露出现代城市的雏形。一八九七年,晚清维新变法倡导者康有为游历香港,就发出“治国有法度”的感叹,别说更为年轻的孙中山了。即使曾赴檀香山接受西式教育,初到香港的孙中山,也被香港秩序井然、建筑宏美的近代化市政所震撼。

  彼时的孙中山,“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仍奋斗在医人的道路上。香港的社会风气与内地相比更加自由,孙中山在香港雅丽氏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就读时,结识了有强烈反清情绪的郑士良,其后又与多才的陈少白、杨鹤龄和尢列常常聚会,议论时政、探索救国方案。在香港学习期间,适逢中法战争爆发,孙中山亲历了香港工人反抗法国侵略中国在越南的权益、拒为法国军舰服务等爱国行为,让孙中山大受冲击。

  抛弃医人 从事医国

  身为一名有志救国的青年,孙中山于一八九四年夏秋之间赴天津,向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提出改革意见。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开始,李鸿章表示待打完仗再说吧。上书目的未达,孙中山对清政府失望至极,他决心抛弃医人生涯,转而从事医国事业,自此成为彻底的革命者。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远赴檀香山,在华侨中组织兴中会。次年一月,他回到香港,与同志陈少白、郑士良等人,以及原辅仁文社的朋友,组织香港兴中会。兴中会首次亮出“振兴中华”的旗帜,明确建立共和制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已经具备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兴中会香港总部成立后,孙中山便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从各方面开始着手准备第一次武装起义,即一八九五年发动的广州起义。

  “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五年这十年间,孙中山领导了两次起义,他的三民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民主革命观。”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郭昉凌说,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启蒙并成熟于香港,到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完成了一个从革命者到革命领袖的蜕变。

  晚清革命 港人出力

  香港,不仅仅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之地,更是晚清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孙中山在同盟会主要的革命策略就是发动“边区革命”,即在粤东、粤西以及广西、云南等地发动武装起义。在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中,大多是在香港策划的。其时,香港虽然是一个英国人统治下的中国人社会,但香港人始终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情和支持革命;他们更希望革命成功,渴望祖国富强,使他们可以早日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因此,香港的知识界精英分子,以及爱国青年、商人纷纷出钱出力,投身到革命之中。

  发动革命,三样东西必不可少:人力、财力、军械。一方面,香港人与物的流动非常自由,革命党人从香港回来或遣散很是方便;另一方面,当时的香港与国际有较为先进的通信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金融网络,联络海内外革命志士容易,购买枪支弹药不难,也便于革命党人汇兑。

  不幸沦为殖民地的香港,凭借独特的自由港优势,成了整个南方革命的策源地。郭昉凌指出,香港一直是一个具有深远爱国传统的地方,在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先生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振兴中华的事业中,正如孙中山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今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正在从中华振兴走向中华复兴,今天的香港人更应秉承辛亥革命先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分力量。”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