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山清水秀/天更蓝 水更清 土更淨

2024-07-17 04:0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江西省萍乡市将治水与绿化相结合,沿萍水河打造萍水湖湿地公园。\新华社

  湘赣交界处有条河,在江西叫萍水河,在湖南叫渌水。近年来,河水从污染严重到绿水长流,两岸群众从矛盾纠纷到合作共赢,“萍水相争”到“萍水相亲”之变何以发生?

  以前,上游的江西萍乡湘东区聚集着钢铁、化工等企业,下游湖南株洲醴陵市、渌口区沿江分布着陶瓷、建材等产业。河流污染严重影响了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下游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甚至一度难以保障。

  转机出现在2019年7月。赣湘两省签订了《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约定以交界处断面水质为依据,如果当月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由湖南补偿江西;反之,则由江西补偿湖南。

  协议签订后,一场围绕萍水河治理的攻坚战全面铺开。在两地联手努力下,萍水河碧波清澈,沿岸的污染企业逐渐被绿色产业取代。

  从河长制到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一条条河流的变迁中,折射出一项项改革的力量,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生动注脚。

  如今,天更蓝,我国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水更清,随着百万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更淨,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在点染祖国山川大地。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同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开始施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也通过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改革,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新华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