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两会前瞻 | 中国和平外交 为世界注入稳定力量

2025-02-27 05:02:48大公报 作者:葛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长期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安理会主持会议。\新华社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中国外交走向历来备受瞩目。展望2025年国际局势,不稳定因素将显著上升。专家指出,尽管外部风险挑战上升,但中国外交仍可大有作为。中国外交将继续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主旋律,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深化南南合作,以中国的稳定性为全球战略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上所有不确定因素,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深化睦邻友好。

  践行多边主义 坚持和平合作

  世界局势是稳还是乱,大国作用是关键。2025年新春伊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即拉开大幕,与多国政要互动会面,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深化睦邻友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新合作。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接连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并发动贸易战宣布多项加征关税措施。全球普遍担忧,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将会越来越趋于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令全球保护主义大幅上升。

  中美关系挑战机遇并存

  2025年注定将是大国关系剧烈动荡的一年。特朗普下令对华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在巴拿马运河及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上对华发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向大公报表示,今年中国外部环境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将来自于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伟向大公报指出,与第一个任期相比,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可能会更加激烈。

  特朗普此前曾宣称要将对华惩罚性关税增加60%,但宋伟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对华关税增加的话,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也会大大上升。王勇指出,虽然面对着美国可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压力,但中国应对美国关税和经济打压也有了更多的筹码。近年美国的压力加快了中国的自主创新,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日,美俄领导人互通电话。特朗普第二任期试图拉拢与俄罗斯的关系,迫使乌克兰接受领土现状以及不加入北约。外界有声音认为,美俄关系改善或影响中俄关系。但宋伟认为,美俄关系即便有所改善,也不太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中俄关系。

  特朗普为自己拉拢俄罗斯等辩护的理由之一是为了集中力量对抗中国。但宋伟表示,考虑中美之间的核威慑平衡以及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特朗普政府不太可能真的同中国“开战”,而且特朗普不太重视意识形态、人权问题,这使得中美关系减少了一个高度紧张的对抗点。

  中欧可携手反对美贸易保护主义

  伴随着特朗普重新执掌白宫所带来的“2.0版本”的冲击,美欧之间因加征关税、欲提高北约军费和收购格陵兰岛等问题而矛盾重重。同时,双方在经贸、俄乌冲突、巴以问题等一系列议题上,亦立场差异巨大,时有纷争。

  宋伟判断,面临美国政策重大变化,欧洲虽然不会快速改善同中国的战略关系,但在处理中欧关系方面也会更加慎重,掣肘的因素更多,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改善中欧关系的一个契机,例如共同反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类似的,在特朗普四面出击、与盟友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中日关系、中韩关系都存在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求同存异,对外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全方位对外开放。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宋伟建议,中国要坚持互利互惠的导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和中国自身的利益,加强与南方国家的相互信任和经济合作。此外,今年中国外交还将继续为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朝鲜半岛、缅甸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数看2024年中国外交亮点

  ❶全球安全倡议:目前已有82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❷“一带一路”合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155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

  ❸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❹优化外国人来华政策:对38国实施单方面免签,54国实行过境免签。

  ❺建立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中美举行两轮战略沟通和五次金融、经济工作组会议,近1.5万名美国青少年通过“5年5万”项目来华。

  ❻保护海外侨胞:一年来从国外高风险地区累计平安撤回1万多位同胞,全年处理领保求助案件5万多起,遣返电诈网赌嫌犯3000多人。

  2025年中国外交展望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引领中欧关系沿着独立自主、相互成就的方向稳步向前。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支持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书签署实施;推动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加快构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等。

  •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朝鲜半岛、缅甸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好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年”;支持巴西举办金砖峰会和气候变化大会;支持南非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