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参观者和小米SU7 Ultra高性能纯电能车合影。\新华社
创新、创新、再创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高频热词,凸显作为第一动力的分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近期,一系列现象级科创成果惊艳“出圈”,让人们看到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撬动作用。
从DeepSeek大模型突破认知智能的边界,到宇树刷新机器人性能的纪录,再到小米SU7跻身顶级超跑阵营……在全球科技加速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正以世界级“智造”为支点撬动着数字时代的产业革命。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表示,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正在广阔空间释放“乘数效应”。
数字智造时代正全面到来,这一时代以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为核心特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会经济文化的核心驱动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展现中国在跟随科技潮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
中企变“规则改写者”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三大智造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就。今年初,DeepSeek成为全球瞩目的“AI黑马”,在功能与逻辑推理能力上比肩目前市面上的领先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认为,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科技公司从“追赶者”变为“规则改写者”。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16台宇树人形机器人H1身着传统服饰完成《秧BOT》舞蹈表演,其流畅动作与精准协同引发全球关注。宇树机器人在全球份额领先,在中国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60%,业界预计,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预计将降低至20万元人民币以下,将有助于其商业化应用。
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引领发展潮流。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全球市场份额超60%。2024年10月,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德国纽北赛道创下6分46秒874的圈速,打破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保持的纪录,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四门车,令中国新能源车跻身顶级跑车行列。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有望在未来发展成为十万亿规模的产业。
培育更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科技创新育“良种”,产业创新培“沃土”,两者结合就能造出“新森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单独列出。在新兴产业方面,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在数字经济方面,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科技创新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对科技创新深有感触。参与并见证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变革,何小鹏结合创业经历表示,AI时代正在到来,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一个是AI会推动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加速到来,另一个是汽车产业和机器人开始进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