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月28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我国黄岩岛附近海域执行常态化巡航任务的中国海警黄岩舰全体党员举行主题党日活动。海警黄岩舰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1日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发言人称,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
面对挑衅,坚决反制。专家认为,托伦蒂诺是菲律宾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幕后推手之一,妄图以此在与非法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相衔接。中方制裁剑指域外三类势力。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65岁的弗朗西斯·托伦蒂诺曾于2019年至2025年担任菲律宾参议员,并在2024至2025年间出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2022至2023年担任参议院蓝带委员会主席。
据深圳卫视报道,托伦蒂诺是推动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去年11月在参议院通过的关键人物之一。该法律旨在为菲律宾划定海域和空域航线,明确其在相关海洋区域的法律地位,使国内立法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非法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相衔接。
中方曾对此表示反对,谴责该法妄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严重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强调,损害中国利益必然要付出代价。
军事专家袁周在头条号发文表示,中方实施制裁像一记精准的警钟,敲向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政府:中菲关系的十字路口,已容不得菲方肆无忌惮。
袁周提到,托伦蒂诺作为菲律宾前参议员,他在卸任后仍频繁以“南海安全专家”身份活跃于媒体,多次鼓吹“联合美军巡航南海”,甚至公开煽动菲方在争议岛礁建设永久设施。尽管外交部声明未详述其具体行为,但结合近期菲方动向可窥见端倪:2024年底菲律宾通过所谓“群岛海道法”,单方面划定包含中国南沙岛礁的航道,被中方批为“严重违反国际法”;2025年初菲方被曝计划在中业岛扩建机场,中国国防部直斥其“非法侵占”。托伦蒂诺正是这类行动的积极推手,其言行早已超出言论自由范畴,成为破坏两国互信的催化剂。
制裁针对反华幕后推手
袁周说,中方的制裁看似针对个人,实则剑指三类势力:一是以“前官员”身份继续搅动对华敌意的政治掮客;二是裹挟民意煽动南海对抗的利益集团;三是为域外势力介入铺路的幕后推手。
去年11月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群岛海道法”和“海洋区域法”。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丁铎在媒体撰文指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实质上是借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名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企图为其在南海的非法行为披上合法外衣,违反《联合国宪章》精神,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规定。
丁铎指出,对于菲律宾在涉海问题上的这种政治法律挑衅,中国不会听之任之。中国对菲律宾采取的反制措施必将是坚决而有力的。
菲律宾是国际法治破坏者
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海域非法纳入其海洋区域,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
损害他国航行权利
菲律宾所谓“群岛海道法”指定的海道和空中航道没有包括菲律宾群岛水域内所有常用国际航道,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第53条规定,损及其他国家的正当航行和飞越权利。
威胁各国航行安全
菲律宾“群岛海道法”所指定的海道和空中航道均紧邻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不排除菲律宾和美国相互勾连借机监控过往船只,威胁各国的航行安全。
非法限制他国权利
菲律宾“群岛海道法”超越国际法授权范围,非法限制他国合法权利,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无约束力。
话你知 | “南海仲裁案”裁决不合法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发起的“南海仲裁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对中国提起的首个国际法律诉讼。这实质上是一场披着法律程序外衣的政治闹剧。仲裁庭违反了“不超出请求范围”的原则;侵犯了双方通过各自选择的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权利;对属于中国明确声明不予纳入强制程序范围的海洋划界争端行使了管辖权等。仲裁庭越权行事,违反了法律,所谓的裁决完全无效,没有任何约束力。中国政府既不接受、不参与,也不承认或认可所谓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