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建联将于两会就香港多个范畴提出建议\大公报记者摄
【大公报讯】记者周宇报道:民建联昨日公布23项两会建议和提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指出,23项建议和提案关注校园教育、土地供应、大湾区建设、青年就业等本港社会现时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民建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包括:加强认识中国历史和国情,在大湾区两个选址建造香港城,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能力,支持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等。
倡在珠海建“香港城”
加强认识中国历史和国情方面,民建联建议成立专责机构并吸纳一定比例的香港专家加入,完善香港学校与内地进行交流学习的长效机制,将参加内地的历史文化交流作为香港学校一项实践性教学项目。民建联期待内地驻港机构多举办公开讲座,邀请内地学者到香港讲解国策、国情、历史及外交政策等,并在珠三角地区设立港澳青少年交流培训基地,透过互联网、电视频道等多元化渠道,向香港宣扬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国情资讯等。
民建联呼吁政府考虑在珠海市桂山岛以及港珠澳大桥珠海段南侧指定水域,填海建造香港城。“每处均可至少提供10平方公里或1000公顷的未发展用地,足以提供大量住屋单位,并打造一个集商业、专上教育、科研及现代物流和工业的新型经济中心。”民建联认为,政府要向区内居民创造不同类别的就业机会,亦应研究为新区域配备商场、戏院、学校、安老院舍等配套。中央可考虑适度调整限制性规例,更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财政补助。
至于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能力,民建联建议政府检讨、完善疫情通报交流机制,全面提升防疫装备及物资的制造、运输和储备能力,鼓励、支持加强研制可重用口罩等高科技防疫抗疫装备,加强推动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以文明手法劝导,让市民自愿配合工作。
撑港生到湾区城市读书
在支持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上,民建联建议内地主要城市可参考深圳等做法,让港澳籍的学生接受当地中小学义务教育。政府可鼓励香港优质的国际学校、直资学校等在内地开办分校,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模式,确保能与两地的教育体系衔接,亦支持香港高校在内地主要城市合作办学。进一步放宽《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也要积极为香港青少年提供更多实习、培训、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