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看透风浪/渔民对大海又爱又恨

2021-05-08 04:23: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渔民对大海却又爱又恨,天天出海靠渔获维生,但对不能预知的风浪,又感到相当害怕。

  香港开埠之前,港岛的香港仔、筲箕湾,以及长洲等濒海地,都是渔船“聚脚地”。60年代开始,香港仔渔船的数量,佔上全港渔船的两成以上,主要停靠在香港仔避风塘。渔民出身的郭先生笑说,今天人人期望住所可望见大海,但渔民对大海却又爱又恨。“渔民天天出海,靠渔获维生,对大海当然很感恩。但另一方面,渔船出到公海,见不到陆地,毫无安全感,有时船隻摇晃到连饭都吃不到,加上不能预知的风浪,其实渔民也很害怕大海。”

  “温黛”摧毁家园 打沉500艘船

  1962年,颱风温黛袭港,夺去183人的生命、388人受伤、108人失踪,更摧毁了很多房屋,7.2万人无家可归。温黛也造成海上巨劫,700多艘小艇严重受损、500多艘船沉没、24艘远洋船搁浅、12艘碰撞,避风塘内的住家艇亦有大量损毁。郭先生形容,当时香港仔避风塘满目疮痍,大量渔船破烂不堪。及后,政府安置渔民上岸,入住临时房屋,郭氏一家亦从此上岸。

  郭先生说,一般渔民都是大家族,希望多生几个孩子,帮手捕鱼。“以前水上人无得读书,因为要在船上做工。加上渔船一出海可能是一整天,孩子不可能按时上下课。”他感恩自己算是幸运儿,可以入读香港仔渔民子弟学校,“很多水上人是文盲,尤其是女仔。”

  风浪之外,渔民更害怕打仗。他忆述,日本侵略香港时,日军船隻在海上巡逻,随意对渔船开枪,他有个家人就被日军开枪击杀,“渔民遇见日军船隻会很惊,会把渔船驶进洞穴,待日军船隻离开才驶出来”。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