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河流污染追踪1/启德河释“毒” 豪宅居民忧染恶菌

2022-04-28 04:23: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住在启德河畔新屋苑的李太说闻到河水发臭,不敢开窗,也不敢带小朋友到河边玩。

  你知道香港的河道污染有多严重?据香港城市大学与英国一家大学的最新调查研究,发现九龙闹市的启德河,水样本验出34种药物(包括6种抗生素),污染排名全球第29位;另外大埔林村河亦榜上有名,排第70位。

  启德河河水由黄大仙贯穿新蒲岗排出维港,出口流经启德发展区,该处近年大兴土木,豪宅林立,河畔居民惊悉与“毒河”为邻,人人自危。专家指出,启德河累积的高浓度抗生素和重金属,不仅严重影响生态,更可能引发“生化危机”,催生抗药性极高的超级恶菌。立法会议员建议特区政府尽快切断污染源,例如在医院、诊所设置过期药物回收装置,和从严打击胡乱排污者。\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黄山(图、文)

  “吓,原来启德河的河水咁污糟,咁多药物,仲经常闻到臭味!”在启德新发展高尚住宅区住了近3年的李太,听到启德河可能造成生化危机,坦言十分担心,其所住楼宇在河边,因经常闻到臭味,长期不敢开窗,怕飘入屋会吸恶菌,“我哋都唔敢带小朋友到河边玩”,李太希望政府正视问题,让居民住得安心。

  元凶是沙田及大埔污水厂?

  大公报记者发现流经新发展区的启德河下游,明显比中上游的东头邨段的水流平缓,河水及堤岸较污黑,有如死水,站在岸边,阵阵异味随风飘来。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启德明渠早已“臭名”远播。为冲刷河床排污,1995年开始政府将沙田及大埔污水处理厂排入吐露港的处理污水,改为跨区输往启德明渠排放。

  据环保署资料显示,现时两间污水处理厂每年有1.4亿立方米的处理污水,经由启德河排放入维港。以标准泳池1890立方米的水量计算,相当于大约7.4万个标准泳池的排放水量。

  2018年启德河改造及美化工程完成,沿河叶绿花红,再度吸引不少钓鱼客来垂钓。不过,启德河原来早已饱受抗生素等药物污染,随时危害由新蒲岗至启德新区沿河数十万居民的健康。

  在启德河东头邨段河畔垂钓的何伯对记者说,他已在此钓鱼近20年,以前会将渔获拿回家或给街坊煮食,不过近年知道河水受到药物污染后,已不敢再吃。“初时钓到咁大条鱼,唔舍得唔食,会送畀街坊。不过,条河嘅鱼好重垃圾味同泥味,会食到呕。”他知道仍有个别街坊照吃。

  另一名住东头邨老街坊郑伯说,以前启德河有很多蜻蜓,每到繁殖季节,就会一群一群飞到河边产卵,“但呢十几年全部绝迹,仲经常见到河里有死鱼。”

  启德河出海口的观塘避风塘,泊满了不少豪华游艇,惟多数游人及钓客都不知塘中的水,原来受到“毒河”流出的抗生素等药物污染。

  议员倡三管齐下切断污染源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非常关注本港河流污染问题,她对大公报记者表示,为改善启德河的水质,还市民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建议特区政府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从根源上切断其污染源:首先需在各大医院、诊所设置过期药物回收装置,通过广泛宣傅,教导市民保持良好的使用药物观念,不要滥药和随便抛弃不用或过期药物。

  此外,政府部门除了在启德河柱立警示牌,也要加强巡查和抽检,依法从严打击乱排污企业和个体。

  陈凯欣特别强调,应将重金属和抗生素等对人体有危害的元素,纳入到污水处理排放指标,从根源切断对河水造成的污染,保持水质安全。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