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海关水警首破走私HPV疫苗

2022-09-13 04:23: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水警及海关进行联合反走私行动,检获的走私物品包括HPV疫苗。

  【大公报讯】记者叶浩源报道:适逢中秋节庆,警方水警及海关留意到有不法分子趁内地对本港冻肉及高价值食材的需求大增,利用水路走私相关食品及违禁品偷运至内地,于是一连八日(5至12日)展开共五轮的联合反走私行动,分别检获大批鳗鱼鱼苗、高级和牛等冻肉、蟹、宠物蛇等,以及首次发现走私子宫颈癌疫苗(HPV针),并扣查四艘船只及一辆七人车,检获物品总市值约1900万元,一共拘捕16名男子(18至49岁),包括七名内地非法入境者。儿科专科医生杨超发指相关HPV疫苗并无适当冷藏会影响其有效性。

  检获各类高级食材

  水警小艇分区及海关海域联合特遣队周日晚上,在香港国际机场一带海域展开第五轮联合反走私行动,及至昨日凌晨零时许,人员在机场以西发现一艘无启动航行灯的可疑快艇,正以时速高达35海里驶往内地水域,船上载有三名男子和大量货物,怀疑正进行走私活动。警方水警小艇分区指挥官署理警司刘家业表示,两艘水警多功能拦截小艇出击追截期间,可疑快艇一度加速至时速40海里,相当于陆上车辆的时速75公里狂飙欲逃,最终在水警小艇的夹击下,于机场以西南水域截停快艇。

  人员在快艇上检获61箱共238公斤鳗鱼鱼苗、212公斤高级和牛等冻肉、蟹类,以及子宫颈癌疫苗等货物,连同被扣查快艇总值约525万元,三名本地青年(18至22岁)以涉嫌“输出未列舱单货物”被捕,案件交由海关跟进。

  今次是本港首次发现有不法分子走私子宫颈癌疫苗,海关海域联合特遣队高级督察邓修贤表示,涉事欲偷运往内地的HPV疫苗并无适当冷藏,更未经检验,质素成疑。

  疫苗无冷藏 效用大降

  儿科专科医生杨超发表示,HPV疫苗在没有冷藏的环境下,很大程度会影响其有效性,影响程度需视乎运输环境而定,例如有否经暴晒及室温多高等。他说:“以一些新冠病毒疫苗为例,能够存放于室温内的时间也只有最多24小时,过了就会效力大降。疫情发生前香港的HPV针深受内地人追捧,高峰期炒价甚至高达逾万元一支,正是因为他们得悉和担心内地出现假针或这类水货针。”近年HPV疫苗更获证实可预防头、颈,如喉咙和鼻咽,以及扁桃腺等由细菌引发的癌症,估计会有愈来愈多人接种。

  至于检获的鳗鱼鱼苗,海关估计是由于鳗鱼必须从海中捞捕,不能完全靠人工繁殖,故不法分子图偷运鱼苗到内地先作饲养,日后再供应予市场,涉案鱼苗稍后将转交渔护署检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