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互动区读者/《大公报》改版 阅读体验大提升

2024-02-20 04: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编者按

  龙跃新程,春光正好。《大公报》2月19日起全面革新,版面焕然一新,让读者眼前一亮,社会各界人士和市民纷纷点赞,有的还在网络上留言,提出宝贵意见。

  有的读者说,《大公报》的版面美观大气,舒服易读;有的说,“内容为王”,深度报道是报纸优胜之处,期待《大公报》继续推出好报道:有的说,除了权威的国家大事,建议内容上更重视民生,贴地的、市民百姓关心的新闻版面应该放在前面,吸引人看……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大公报》一定会与时并进,不断革新,持续提升质量,为读者提供更权威、更优质、更贴地的优质资讯,为读者做好服务。

  名人意见

  了解内地新鲜事

  油尖旺南分区委员会副主席、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谭润华:读报纸最关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以及了解内地新鲜事。若从商人的角度,就会希望了解营商有关的新闻,并期望相关新闻,可以有更多篇幅及放在较前列的位置。

  设计好年轻

  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大公报》版面设计好靓、好年轻!

  耳目一新

  银龙咖啡茶座老板娘李凯瑚:《大公报》新版面设计,文字和图片的比率配合得宜,令人耳目一新,美术图简洁,又不会占去过多版面,可阅读更多文字,整体感觉非常好。喜欢贴近民生的新闻,例如垃圾征费的消息,期望可以有更多篇幅,并放在报章前面的位置,小市民平日未必有太多时间阅读,所以首选阅读一些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新闻。

  全新视觉体验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大公报》最新版面设计很新颖,很创新,不但平衡了文字与图片的比例,简洁明瞭,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提升视觉美感,新闻的排版也更贴合市民的关心,使得读者能快速准确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新闻,令阅读体验大大提升。相信陆续推出的新专栏和融媒产品,将更聚焦港事、国事、天下事,让读者获得更权威、更优质、更贴地的资讯,让《大公报》受更多读喜爱。

  西贡区议员张美雄fb帖文留言:呢个改版几简洁

  权威真实可靠

  中西区区议员金玲:新版面在设计上以不同图形、曲线、色块串联起新闻内容,增强了画面丰富度,活跃了版面氛围,使得整份报纸更灵动、有活力,年轻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无论版面具有怎样的风格,在读者心中,《大公报》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报纸,始终被默认为是权威的发声渠道,真实可靠。所以在新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内容始终是取胜的关键,要继续把握“内容为王”的核心,用精良有深度的内容输出,吸引并留住读者。同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版面与新媒体联动,让文字转化为画面、影像,让版面更立体。

  读者感受

  报章无法被取代

  市民徐小姐:每星期也会阅读《大公报》。虽然网上资讯新闻很多,但限制于屏幕大小,阅读不容易,实体报章的阅读体验是无法取代,特别大公报的文笔是报章中数一数二。经过多次改版、排版设计均有显著进步。特别喜欢大公报的美术设计,尤其好些专题系列报道,版面媲美美术杂志。她认为十元的大公报页数不多,最好能提供更多内容。

  民生报道吸引

  市民梁先生:现在报纸的版面、相片内容都丰富了不少,我最不喜欢“字海”,如果多放一些图片、版面简洁点会比较好,我自己比较关注民生、经济话题,希望贴近民生的内容可以放前一点,起码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去看报纸。

  喜欢精选内容

  市民李先生:《大公报》的新版面看起来比较舒服,图片、美术及文字的比例分布恰到好处,简洁,容易阅读。取材方面,我比较喜欢看财经、时局新闻,年轻人则可能对出路、娱乐等更感兴趣。我认为,网上即时新闻虽然快,但数量太多,资讯吸收不太方便,报纸则是筛选过的内容,自然更加精华,这是网上新闻代替不到的。但整份报纸来说,报纸的头版第一视觉印象还未够吸引,标题亦尚欠些吸引力,有些闷,这方面可以有进步空间,但内版的内容还是吸引的。

  网民反响热烈

  大公报改版帖文上载到大公报社交平台,欢迎网民赐教(上图),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大公报》版面:“《大公报》精华版最近改革,添加了我最爱阅读的副刊登场”,亦有大公报fb粉丝留言:“今次改版唔错,希望同香港相关嘅新闻多少少放喺头五版,畀多啲人睇到大公报为民发声”、亦有读者留言“支持《大公报》改版几好”、“副刊最好看”。

  资料整理 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钟佩欣、伍轩沛、刘旅程、杨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