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 香港机遇多

2024-04-09 04: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昨日主办“两会”研讨会,以“政府工作报告中香港的担当与机遇”为主题。\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九歌摄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昨日主办“两会”研讨会,以“政府工作报告中香港的担当与机遇”为主题,与会者从多个角度阐释香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抓紧机遇。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召集人梁振英在会上作主旨演讲,他表示,要用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助力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产业分类来看,就是以香港的第三产业助力内地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康敬

  梁振英表示,今年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央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的首位。此外,还提出“提高全员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要求。

  用独特优势服务国家建设

  梁振英说,国家要求香港“发挥独特作用”,我们要认识什么是“独特作用”,了解机遇,把握机遇,运用香港特有的诚信、商誉和金融优势,以及长期建立的内外关系,以香港之长,服务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

  梁振英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仅是港澳部分与香港有关,而是今年工作的十大任务都和香港息息相关,建议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细读、精读,从中抓住“可以做、值得做、需要做”的发展机遇。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黄英豪主要从进出口业界角度分享,运用新质生产力理论,因地制宜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他提到,进出口业界应运用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通过跨境电商的高新技术和新颖的推广手法,深入了解正在急速变化的世界及内地的进出口市场,并细致观察其消费行为如何演变,并把原先拥有的广泛网络、掌握欧美市场的技能和触觉,带到内地以及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引入及输出全球优质资源,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传统制造业协同创科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表示,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他提到,香港可以助力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如香港在接触和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方面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加上香港高校的基础研发实力雄厚,在不少研究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继续在协助国家应对科技封锁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他强调厂商会1979年就成立的CMA检定中心,为科研产品落地提供检测服务,其证书可以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互认,让香港传统的制造业与新兴的创新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达到双赢。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质”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香港是可持续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她展示一系列数据并表示,亚洲是2022年世界第二大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仅次于欧洲。

  2019-2022年,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量扩大了约4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香港是该地区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项目。2022年,亚洲发行的国际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有35%是在香港进行的。她相信香港的多元服务能够进一步助力湾区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方案。

  整个研讨会时长约90分钟,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黄冰芬主持,全程以直播进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