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逾2.8万人参与“基因组计划” 28%找出致病基因

2024-05-11 04: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莫思年报道:特区政府年前推行“香港基因组计划”,希望透过分析基因能精准诊断未能确诊的病症。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昨日(10日)表示,香港基因组中心已招募逾2.8万名参加者,涉及约1.8万个家庭;就未能确诊病症方面,经基因组计划找到致病基因的个案比率是28%。

  基因资料会加密和去识别化

  基因组医学是现今医学及科研的重要领域,在疾病筛查、准确诊断及个人化治疗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特区政府在2018年提出“香港基因组计划”,是本港首个大型基因组测序项目,务求推动医学和科研发展。香港基因组中心于2020年成立,并获政府注资12亿港元作5年营运资金,主要涵盖三个可受惠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疾病及研究组群,包括未能确诊病症、与遗传有关的癌症,以及与基因组学及精准医学有关的个案。中心自2021年展开“香港基因组计划”,目标在明年完成收集4万至5万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建立具规模基因数据库,希望帮助了解致病原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昨日讨论香港基因组发展计划,医卫局副局长李夏茵表示,截至今年4月15日,“香港基因组计划”已招募28473名参加者,涉及18724个家庭;就未能确诊病症方面,经基因组计划找到致病基因的个案比率是28%,略高于国际间同类项目的约25%,成功令一些原先求医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病人终于获得诊断。

  有议员指出基因资料藏有大量个人私隐,关注当局如何保护基因资料,李夏茵回应指资料会加密和去识别化,也邀请了第三方的独立机构做风险评估,看过基因组中心整个流程和数据安全等,当局并正研究就基因保密立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