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垃圾收费透视/连翠邨试点仅两成人用指定袋

2024-05-24 04: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大公报记者本月中走访连翠邨,在数层的垃圾房只见到一两个指定袋,反映住户仍未改变用普通袋的习惯。\大公报记者伍轩沛摄;右图:连翠邨内只有小部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大公报记者伍轩沛摄

  政府正就垃圾收费先行先试计划总结经验,下周一向立法会交代垃圾收费计划的未来路向。物业管理业界人士表示,从柴湾公屋连翠邨的“先行先试”推行经验,指定袋使用率至今仍只有两成多,清洁工人因为要分拣“不合格”垃圾袋,工作量大增,反映现时非全港推行垃圾收费的合适时机,建议政府视乎全港垃圾量的减少趋势,才考虑推行时间表。\大公报记者 钟佩欣

  政府自4月1日起,在14个试点推行“先行先试”计划,连翠邨是试点之一。大公报记者于4月初实地观察,在整栋36层高的大厦,记者只在其中五层楼见到八袋用指定袋盛载的垃圾;本月中,记者再实地走访连翠邨,数层垃圾房之中,只有一两层的垃圾房可见到一两个指定袋。

  额外开支大增 或需加管理费

  香港物业服务公司协会主席、身兼连翠邨物业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潘建良昨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先行先试计划推行至今逾一个月,连翠邨目前仅约20%的住户有使用指定袋,其余住户仍未改变使用普通袋的习惯,估计因为环保意识较薄弱,“(住户)试了十天八天,又没有罚款,所以就继续沿用白色胶袋。”他指出,垃圾桶内有玻璃瓶、胶樽等可回收物品,“那么多(垃圾),15公升的胶袋哪会够用?”

  居民的指定袋使用率偏低,屋邨清洁人员便需逐层拣出非指定袋的垃圾,潘建良说,有时更需从其他屋邨调动人手到连翠邨协助。而且,物管公司需使用大型的指定袋,装起没用指定袋的垃圾,“这一笔费用谁负责?理论上谁是业主,就谁来负责。”公共屋邨由房屋署负责费用,私人住宅楼宇的额外费用,或需转嫁至管理费。垃圾收费衍生的不同问题,令物管业界相当头痛。

  清洁工倒垃圾时间翻倍

  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会长郑玉琴昨日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垃圾收费加重物管公司及清洁人员的工作压力,举例一幢大厦住户难以做到百分百“守规矩”,清洁人员便需用多一倍时间分开“不合格”垃圾,而每个大型“包底”的660公斤指定袋需73元,物管公司面对清洁人员工时增加、购买大型胶袋的额外开支问题。

  潘建良表示,认同环保概念,但需待社会回收配套充足,市民环保意识提高,他建议政府可视乎社会垃圾量减少的趋势,才决定推行计划时机,“如果现时去推行,是否全民都会听话,用绿色(指定)袋?我就觉得不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