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乱餵野猴如玩命 遇袭恐惹猴疱疹

2024-05-24 04: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金山郊野公园有三名男子从车上搬出两箱香蕉,递给来到近前的野猴。中图:一名老妇连日在城门水塘餵饲猴子。右图:有市民带同面包到金山郊野公园餵猴。

  餵饲野生动物,累己累人!早前一名男子到访有“马骝山”之称的金山郊野公园,遭猴子袭击受伤后,感染了猴疱疹病毒(又称B病毒),是本港首宗个案。然而,大公报记者日前在上址及城门郊野公园的“马骝山”观察,看见违例餵饲野猴的情况比比皆是,更如同假日的家庭活动。有立法会议员直言,胡乱餵饲野猴会带来问题及风险,立法会本周三(22日)三读通过《2023年野生动物保护(修订)条例草案》,把现时违例餵饲野生动物的罚款一万元提升10倍至10万元,以收阻吓作用。/大公报记者 余风、苏荣(文)卢刚昌、谭润锐(图、视频)

  上月初,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一名37岁男子感染猴疱疹病毒情况危殆。中心指该名37岁男子过往健康良好,2月底曾到金山郊野公园,其间接触野猴并遭袭击受伤。至3月底,该男子因发烧及神志不清被送往仁济医院急症室,接受治疗后情况仍危殆,经化验后证实对猴疱疹病毒呈阳性反应。

  市民餵猴险象环生

  消息公布后,大公报记者到金山郊野公园观察,看见上址不少野猴出没,部分会在马路附近走动。当日下午1时半,记者看见一辆私家车驶至,停泊公园路边,车上三名男子随即到车尾箱拿出两箱香蕉给予附近野猴。约半小时后,穿着制服的渔护署职员分乘多部车辆到达上址,并向游人派发禁止餵猴传单。其间记者向职员查询,得知现时已没有持“餵饲野生猴子特别许可证”的餵猴人士,因此市民于上址餵猴属于违法。

  虽然如此,记者看到前来餵猴的市民络绎不绝,日前一个周日,一对父母带同三名小孩前来,把车停在附近的停车场后,带同子女走近猴子及抛出面包喂食,逗留逾10分钟后离去;约两小时后一对男女从旅游巴下车,同样向猴群抛面包餵饲。

  另外,在野猴聚集的城门郊野公园,违法餵饲的人无处不在。日前记者连续三日看见一名老妇往上址餵猴,其中一日她携带一辆装得满满的手拉车,从中抽出装有葡萄的胶袋,并把葡萄掉在地上,众野猴随即前来抢食。

  “饲主”不断前来,引来野猴聚集,令附近居民感到滋扰。其中居于金山郊野公园旁屋苑郝德杰山的陈姓住客便向记者展示一条逾四分钟的短片,从影片中可看到逾30多只野猴在其屋苑会所泳池嬉水。陈表示有关情况经常出现,每当有野猴在屋苑出没,保安就会到来驱赶,如野猴曾落泳池,职员需即时为池水消毒。陈无奈表示,已习惯不打开窗户,以防野猴入屋。

  教育宣传提高警惕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世荣表示,明白市民有爱心,但非法餵饲可能会改变野生动物的习性,削弱其在野外自然觅食的生存能力,增加对人类的依赖,加剧野生动物和市民之间的摩擦。最佳做法应该是让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寻找合适的栖息地。

  按现时《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全港禁止餵饲野生动物(包括猴子),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一万元。立法会本周三三读通过《2023年野生动物保护(修订)条例草案》,餵饲野生动物的最高罚则由罚款一万元提升至罚款10万元及监禁一年,同时就非法餵饲引入定额罚款5000元,修订《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李世荣相信经修例后能提高阻吓性,而政府部门亦应加强监督执法,避免条例成为“无牙老虎”,李世荣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除提高刑罚外,李世荣建议特区政府应多管齐下,例如监察野生动物数量是否过多,考虑是否进行绝育,同时亦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宣传,希望通过传递非法餵饲野生动物的问题和风险信息,能有效提高市民意识,才是长久之策。

  渔护署回复指出,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管理猴子,包括处理猴子滋扰、替猴子绝育以控制猴子数量、定期监察猴子数量,以及进行公众教育以提醒市民切勿餵饲猴子,以减少猴子对市民的滋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