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屋宇署“BIM面积核查工具” 制作审批图则提效

2025-05-06 05:01: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茹泽生(右)表示,“BIM面积核查工具”大大便利制作图则,亦令审批过程更畅顺。左为屋宇署新界东高级屋宇测量师张家礼。\大公报记者王亚毛摄

  【大公报讯】记者王亚毛报道:为提高建造业生产力,政府致力推动公私营项目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拟备图则。屋宇署近年先后推出楼面面积计算、卫生设备及消防安全的“BIM自动核查工具”,不但提高审批图则效率,更帮助业界有效制作图则及审视设计,有宿舍发展项目使用“BIM面积核查工具”后,将楼面面积计算速度,由两星期大幅缩短至18分钟。屋宇署预告,将推出更多自动核查工具,最快今年底推出楼宇间距规定评估工具;第三季将就私人界别全面采用BIM拟备及呈交图则咨询持份者,目标2027年实现电子化入图则,2029年全面采用BIM拟备及呈交图则。

  为帮助业界提高呈交图则的质素及确定性,屋宇署去年3月推出“BIM面积核查工具”,业界可免费下载使用,只需提交单一BIM模型,工具会抽取BIM模型内各数码实体及面积物件的相关参数,就各项楼面面积及38项宽免项目进行计算,并自动核查《建筑物条例》和契约条件等规定,最终编制成数表,以计算出发展项目的地积比率及上盖面积,供业界拟备图则,屋宇署亦可利用工具加快审批。

  屋宇署在今年3月再推出“BIM消防安全工具”及“BIM卫生设备工具”,把核查一般建筑图则工作进一步自动化。相关工具可自动扫描建筑物的不同构件和耐火屏障,以及评估房间、隔火间、楼层及楼梯的逃生路径数量及阔度是否足够,并量度和标示距离出口最远的位置等。

  屋宇署拓展助理署长茹泽生表示,由于自动核查工具仍发展阶段,屋宇署未有就工具可助提升多少效率作正式统计和分析,但曾使用自动核查工具的业界反映,工具可以有效抽取并整合BIM模型数据,大大便利制作图则,亦令审批过程更畅顺。他提到,涉及四幢大楼的港大宿舍发展项目,若用传统方法制作相关楼面面积的图则,需时2星期,而使用自动核查工具进行相关运算则只需18分钟。

  将推出楼宇间距规定评估工具

  屋宇署将继续推出更多自动核查工具,让业界体验BIM对其日常工作的好处,协助他们逐步实现转型,以达至全面采用BIM。屋宇署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推出应用于楼宇间距规定评估工具。

  茹泽生表示,屋宇署将于2025年第三季咨询各持份者,制定私人界别全面采用BIM拟备及呈交图则的技术框架,目标是2027年实现电子化入图则,2029年全面采用BIM拟备及呈交图则。屋宇署正考虑是否修例,规定业界使用相关工具拟备及呈交图则。

  现时透过BIM呈交建筑图则并非强制规定,政府暂时只是要求预算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必须使用BIM;私人项目方面,由2019年至今年2月底,共有25个私人项目采用BIM制作及向屋宇署呈交图则,主要是房协、市建局和港铁项目。根据发展局2023年发布《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政府会考虑在出售土地、批地及换地个案的地契中加入新条款,由2026年起,要求住宅单位数目达1000个或以上的住宅项目,以BIM呈交至少一般建筑图则及上盖结构图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