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发挥创意/探索面包一百种吃法

2023-03-20 04:24: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青林育玮在大陆的面包行业闯出一片天。\受访者供图

  对于台湾地区面包大赛冠军林育玮而言,面包像飞扬在阳光里的纯淨粉末,是揉化在舌尖的幸福味道,也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2012年已在台湾面包界打拼十二年的他决心离开舒适圈勇闯北京,也因此收获了更广阔的人生。“大陆的面包市场变化很大,现在的消费者对面包品质的要求更细化、对价格的接受度也更高,懂面包的人越来越多,从中也能看出大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面包市场中立足,林育玮发挥创意,开设工作室,与学员一起探索白吐司的100种吃法。

  大公报记者 朱烨北京报道

  在2012年成为“原麦山丘”公司行政主厨之前,林育玮曾考察过北京市场。“当时北京的烘焙市场有很多空白,所以过来发展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林育玮与其他两位分别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创始人一起,见证了“原麦山丘”创立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内心深处还有些怕,担心无法适应大陆环境又或者不能胜任工作。”

  “笨方法”收到好效果

  “一年‘烧’了600多万人民币,因为筹备期漫长,一直无法开出首家店,使得很多储备员工都接二连三地走了。”林育玮回忆,当时有个临时小厨房,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断地研发面包,然后拿去商场给负责人试吃,还做了演讲文稿和图文介绍册,一家家地跑、一家家地问,历经种种困难,“原麦山丘”才终于开了第一家面包实体店。

  林育玮说,那一年的时间心里一直打鼓,也会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努力是否白费,当时几个主创伙伴坐在一起,对彼此加油打气。“要么成要么败,那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一家店设在中关村,开业前,林育玮带着面包,开始了对周边一公里以内的互联网公司挨家挨户的拜访。“试吃和回访,来来回回好几次。”他笑着说,“腿都跑细了,不过最笨的方法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效仿台湾地区的发展趋势,林育玮带来的“软欧包”甫推出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接下来的时间,营业额开始逐步提升,从日售2万到5万人民币,林育玮的信心也跟着回来了。“北京九家店,我们做出了一年2亿人民币的业绩。”

  近几年,大陆烘焙市场快速发展,据《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1年,烘焙食品企业数量由2040家增长至6395家。

  健康面包成为新亮点

  2019年,林育玮离开“原麦山丘”,重新出发。2021年,一家位于北京751艺术区、专注于做“吐司”的面包店──“㞭客烘焙”诞生了,新的困难也随之而来。“以前有运营、销售、管理各方面的人才,我只专心做技术,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需要更全方位地进行把控,思维模式也需要改变。”此外,随着大陆面包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模式也急需调整。“现在的面包市场饱和度比较高,需要做出差异化的呈现才能吸引顾客。”他透露,除了专注于吐司制作和售卖外,未来还将开设烘焙课堂,设立DIY(自己动手制作)教室,鼓励大家探索白吐司的100种吃法等。林育玮以店内的招牌代表“㞭吐司”做基础,因为纯粹更能突显面包的本质,直接吃松软弹牙,搭配抹酱与夹馅。例如,抹酱方面,可以抹黄油、果酱、巧克力奶油酱、橄榄油、黄芥末酱、番茄酱、沙拉酱;夹馅方面,可使用叶菜蔬菜类、培根火腿、芝士、新鲜水果等等。

  林育玮还很喜欢“混搭”,日常所吃到的食物中,也能找到做面包新的灵感。“和面包风马牛不相及的原料,我也会放进去试一试。”他认为,对现在的大陆消费者而言,面包已经不再等同于“包子、馒头”这样的主食,而可以作为一个精品、一种享受以及一款可以分享给亲友的伴手礼,因此,以优质健康和零负担的原材料为亮点的面包,也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比如做台式菠萝包,以前会用人造黄油,吃起来对身体有负担,现在用的黄油是用牛奶去提炼的,改良后的产品就很健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