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好客之都美誉 从说声“多谢”开始

2023-12-26 04: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圣诞新年是传统旅游旺季,今年继续有大批游客来港感受圣诞气氛。但毋庸讳言,游客数量低于疫情之前,消费能力也无法同过去相提并论。如何不断提升香港旅游业竞争力成为热门话题。特区政府需要分析旅游市场的变化、游客消费习惯的转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系统的方案,而守护好香港文明好客之都的形象更是当务之急。

  香港一向是国际旅游枢纽,凭着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等美誉,吸引八方游客,高峰期一年接待游客近七千万人次。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街头商场都是摩肩接踵,商家赚得眉开眼笑。然而,这样的盛况近年不复见,原因需要调查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寻找改善之道。

  这些年香港历经风雨。首先是前些年政治风波不断,激化了本地居民与游客的矛盾,甚至出现“赶客”闹剧;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香港遭到一些国家抹黑攻击;三年疫情期间,旅游业冰封;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复苏之路并不平坦,而美国连续加息造成的汇率等问题,都对香港旅游业构成冲击。

  复常之后游客重来,但其消费习惯改变了,由昔日的疯狂购物,变成热衷于沉浸式、体验式旅游,留连于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艺术场所,或者行山,或者到咖啡馆、书店消磨时光。如此一来,游客人数虽然恢复到疫前的七成,但消费额度却不成比例,对香港零售、饮食等行业的刺激效果减低。

  而香港服务质素在疫后未见提升,在香港旅游消费体验不佳,也是影响香港旅游业复苏的一大原因。连日来,大公报记者实地直击,披露黑的“㓥客”、“拣客”、“兜路”、“拒载”等乱象,食肆等服务行业怠慢顾客也并非个别现象。这些问题早就存在,而在信息化、平台化的今天,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和海量传播,放大了香港的负面形象。

  “知病之所起,方能治之。”香港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应该是系统性的,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环节,有待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出全面深入调研,在掌握翔实数据的基础上,找出改善良方,制定长远策略。其实,变化是永恒,市场在变,游客消费习惯在变,振兴旅游市场的策略路径也必须与时俱进,香港需要制定新的旅游业发展蓝图。老皇历不能再翻了,若以为增加几个景点,或者重推夜市等小打小闹就能令旅游业出现很大改观,那是不太现实的。

  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起责任,知难而进,有效提升香港旅游竞争力。当然,振兴旅游业需要从大处着眼,制订长远系统规划,也要从小处入手,落细落实。所谓“小处”,比如可以从文明待客、工作热诚开始,从人人做起。提升待客之道,也是全体市民的责任。提升香港服务业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得益的不仅是游客,不仅是从业者,也包括我们每一位普通市民。

  林子祥有首《Friendly HK,You Make a Difference》是这么唱的:“热情香港,好客之道,又点少得你”、“你灿烂的笑容,你亲切的问候,你每个小小的帮忙,都带给我们的旅客最难忘的回忆。”这首歌今天听来仍令人感到十分愉快。正如有人倡议,香港要发起一场“礼貌运动”,从说一声“多谢”开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