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 | 东风怒放震大洋

2024-09-26 05:02:28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时隔44年,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上一发发射,还要追溯到1980年5月18日发射东风-5导弹。但当时,中国公开使用的名义是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因此,本次是中国第一次明确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这既是一种军事透明与自信,也更增添了战略威慑。

  在解放军现役的导弹体系中,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包括由火箭军陆基发射的东风-31、东风-41、东风-5,以及海军核潜艇部队潜射的巨浪-2、巨浪-3。其中,2019年国庆大阅兵首次亮相的东风-41,是解放军射程最远、携带核弹头最多的洲际导弹,具有比东风-5更好的机动发射、突防、精确打击能力。

  此前,“东风”系列洲际导弹的训练发射,通常以西部戈壁沙漠地带为靶区。今次选择直射太平洋公海,射程更远,实战意义更明确。这种发射,一是验证装备性能,即导弹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设计精度、射程、速度等关键参数指标,导弹发射装置如发射井、发射车等是否正常运行;二是检验部队的战斗力水平,检验整个作战系统的值班、备勤、响应、执行等各环节,能否能够高效遂行发射任务。

  通过此类训练性发射,可对洲际弹道导弹状态作出评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和改进。必须做到绝对可靠,才能确保“大国长剑”发挥威力,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一剑封喉。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洲际弹道导弹,堪称核心中的核心,是最坚固的支撑与基石。因此,其意义早已超出军事范畴,而是成为能够影响大国博弈和国际秩序的战略筹码。

  1980年成功发射东风-5之后,负责领导指挥的张爱萍上将特意作了一首《清平乐》:“东风怒放,烈火喷万丈。霹雳弦惊周天蕩,声震大洋激浪。莫道生来多难,更喜险峰竞攀。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今次,火箭军再度向太平洋射“东风”,宣示了解放军“震大洋”的决心、“平寇蹄”的底气。有“大国长剑”,就无惧讹诈霸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