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情观察/2021年香港政治形势如何演变?\杨 坚

2021-01-04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文所分析的香港政治矛盾,是指“拒中抗共”政治势力与爱国爱港阵营之间的对立和鬥争,前者受美英操控,后者支持中央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推动“一国两制”与时俱进,双方鬥争的焦点是争夺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

  在2015年6月18日特区第五届立法会否决关於普选产生行政长官议案前,两大政治阵营争夺香港管治权的鬥争,以香港政制发展方式展开。嗣后,“拒中抗共”政治势力趋向於非法鬥争和争取“本土自决”或“港独”,甚至悍然发动“黑色革命”暴乱。去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生效,“黑色革命”暴乱迅速被遏止。

  香港政治矛盾进入新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一)“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的阵容出现调整。

  在“黑色革命”爆发前,传统“泛民”和冒起於非法“佔中”的“港独”分子走在前列,分布在特区建制各部门的隐秘分子隐藏在他们背后,在需要时给予支持和配合。表现为行政机关某些人对“佔中”和“黑色革命”暴乱採取绥靖主义态度,表现为司法机关某些人宽容甚至包庇“佔中”和“黑色革命”暴乱的疑犯。

  香港国安法强力震慑“港独”分子和“泛民”。他们无法继续衝在“拒中抗共”第一线。於是,原先隐藏在他们身后的那些人不得不走出来,扛起“拒中抗共”旗帜。

  在行政机关,这些人的表现是,追随美英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方针和政策措施,坚决抵制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国家主体的方针和政策措施。同时,以做官心态和拖沓作风处理人命关天的抗疫事宜。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套同对待“黑色革命”暴乱的绥靖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在司法机关,是在香港国安法案件的审理上对抗国安法。具体表现在黎智英案的判决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日子,司法机关中的“拒中抗共”势力,是香港所有“拒中抗共”分子的希望所在。

  (二)争夺香港管治权鬥争的领域发生转移。

  “拒中抗共”政治势力欲利用“黑色革命”暴乱直接夺取香港立法权和行政长官之位。2019年11月他们夺得香港第六届区议会绝大多数议席、控制17个区议会,使他们以为能乘势夺取原定去年9月进行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胜利,进而,佔据下任行政长官选委会多数而问鼎下任行政长官。国安法生效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因疫情推迟,打乱“拒中抗共”政治势力部署。2021年,美英将主要靠他们安插在特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的势力,以削弱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

  (三)中央主导香港政治,完善“一国两制”与时俱进所需要的制度和机制,“拒中抗共”政治势力趋於隐蔽而等待时机。

  2020年底,全体副局长、政治助理,以及高级政务官举行了宣誓拥护基本法和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仪式。2021年初,有关宣誓将普及全体公务员。这样的安排,对行政机关中的“拒中抗共”势力和美英影响,产生一定程度抑制。但是,不宜过高估计。有些人会阳奉阴违,有些人会消极怠工,有些人会暗中破坏。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的“拒中抗共”分子,同“拒中抗共”政治团体,在整体上都会趋於隐蔽和低调,但是,不会死心,他们会伺机而动。因为,美国在英国协同下将继续阻挠和破坏香港发展。

  (四)行政长官及其管治班子是关键。

  香港政治形格势禁,行政长官及其管治班子确实不易管治和施政。这一点,反映在历任行政长官刚就职时都有较高民意支持、任期后半段都民望下跌上。但是,行政长官及其管治班子毕竟承担管治和施政的权责,其政治立场和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对香港政治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否则,就不必一再表示迎难而上,有所作为。

  特区政府及香港社会应当明白,香港政治形势颇大程度视乎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如果不能尽快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工作,那麼,2021年上半年,香港很可能发生社会危机和管治危机。当然,我相信,中央不会袖手旁观。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