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牙科毕业生临床经验不足 引入实习期是唯一出路\董光羽

2024-05-23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提出修订《牙医注册条例》,建议修改牙医注册法律框架,包括为本地牙科毕业生引入一年实习期,同时新增引入非本地培训牙医的机制和一年评核期。

  相关条例草案正在立法会进行审议,综观主流意见认同有必要将牙医注册的法律框架与时俱进,但亦有个别立法会议员质疑,为牙科毕业生引入实习期是否真的那么迫切,认为现行安排行之有效,实习期的建议实属不必。但原来,引入实习期的建议不单“迫切”,而且是“迫在眉睫”,因为本地牙科课程被评为临床训练明显不足,面临被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牙管会)取消认可的边缘。

  课程评审报告显示牙医毕业生实战经验不足

  牙管会自2012年起就香港大学牙医学士课程进行每五年一次的评审。医务卫生局周二(5月21日)发出新闻稿,公开课程原来过去12年都被牙管会指学生临床培训未达标,课程更由2019年起只被给予有条件保留认可。

  尽管牙管会已经指出,港大牙医学院有必要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及经验,但有关情况在牙管会2022年进行的评审工作中仍然没有改善,港大牙医学院在落实临床训练方面仍然被视为“明显不足”,不单未能证明全部毕业生已完成必修牙科程序的临床练习要求,学院提交的纪录更显示部分学生临床经验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未有实际进行过个别牙科程序。本地牙医毕业生临床训练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令港大牙医学士课程能否继续为法定的认可课程响起警号。

  要实习还是考试?新手牙医须想清楚

  立法会医学界议员林哲玄早前在立法会一个会议上问:“係咪今天已去到再唔加(实习要求)、再唔好好训练呢班学生,(佢哋)毕业出嚟就会医死人?”相信市民都明白,林哲玄口中的“医死人”,单纯是一个夸张的比喻;然而,林哲玄作为一名医生,想必亦明白除了“死亡”外,医疗程序中仍然有很多涉及服务质素和病人福祉的范畴,绝对不可掉以轻心。最基本而言,一个牙科毕业生在正式注册、可独立进行医疗程序前,其“实战”经验是否足够就很值得病人注意,而这正是必须为牙科毕业生引入实习期的主因。如果港大牙医学院的课程不符合牙管会的评审要求,牙科毕业生就必须通过法定许可试方可注册为牙医。

  医疗服务须以病人福祉为优先

  事情已经清楚不过,为本地牙医毕业生引入实习期的确是非做不可,是保障香港牙医服务的专业和病人福祉应该做的事;既然政府已多次重申,牙科毕业生在实习期间仍然可注册为正式牙医,同时亦会为实习期的新手牙医提供具竞争力的津贴,在此前提下,不管是议会,还是社会,都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