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内联外通”优势显 再创金融新高峰\陆文英

2024-05-24 04:02: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构筑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香港应抓紧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金融优势,把发展重点放在金融领域。

  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近年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93.4%,而金融业在服务业中占有比重高达31个百分点。就算在疫情及社情十分严峻的2022年,本港银行体系资产仍保持在27兆港元;外汇存底资产达4600亿美元;股票市场总市值达38兆港元;香港于2022年吸纳的外来直接投资达1177亿美元,在全球排第四位;在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方面,香港在全球排第七位,金额达1036亿美元。在2022年底,香港吸纳的外来直接投资存量估计为22188亿美元。

  此外,国际结算银行3年一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香港继续是亚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19年4月的6321亿美元,增长9.8%至2022年4月的6944亿美元……从这系列数字中,不难看出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雄厚底蕴与实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香港不仅已被内地企业公认为首选的国际融资中心,同时也成为不少国外投资者信赖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国家的支持下,香港正加大加快与内地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以高质量赋能及发挥全球化运营特长,进一步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业务功能之完善与建设。

  发挥好“超级联系人”作用

  尤其是作为香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主要的港币发钞行,以及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银(香港),更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部署,紧紧把握香港、大湾区及“一带一路”三大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全球化运营特长,不断努力“引进来”,积极“走出去”,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向。一方面通过邀请内地各大国企或民企人员南来与香港金管局及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交流合作,以及邀请重点省份国资委官员来港考察调研,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努力搭建银、政、企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另一方面,努力增强跨境理财通双向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境外区域总部建设,区域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集约化营运持续深化。该行东南亚区域总部与各分支机构携手强化区域集中营运效能,全面优化区域营运管理机制,为东南亚机构业务开拓提供坚实的后台支援,有力地促进了东南亚分支机构存贷业务的发展。

  在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银(香港)联手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阿联酋中央银行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新路径。同时,依托与本地同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营销本地金融机构加入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

  中银是本港比较早推动“一带一路”的金融机构,目前,该行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44个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去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30万亿元,跨境人民币清算量超过万亿元。与中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客户存贷及收益增长迅速,形势喜人。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数连年保持市场领先。其中金边分行和塞尔维亚子行去年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数量增至15个。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清算量均保持第一。东南亚分行成功投产集团一体化资金系统,区域化发展再上层楼。

  另一间颇能代表香港金融大行的汇丰银行,目前在亚太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分支机构,业务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汇丰在进一步增强于香港及亚太地区新经济领域专才建设的同时,并于美国和以色列等地设立专责团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联系全球的银行服务。

  综前所述,可见香港两大银行不断强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举措,代表并彰显了香港金融业界积极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是香港要继续发挥好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作用之必需;是发展壮大香港金融经营效益,维持和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点,支持中央新一轮改革开放国策作出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新贡献之必需。

  市场根基稳固发展潜力大

  事实上,当前香港金融业发展,广受世界关注及予以正面评价。中银(香港)连续三年被英国《银行家》评为“香港区最佳银行”;连续四年获《亚洲银行家》评为“亚太及香港区最稳健银行”。该行跨境金融、财富金融、人民币业务、资金交易、科技创新、ESG等各领域皆获业界奖项。

  在今年1月于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海内外业界人士纷纷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经济发展发表乐观评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出席论坛时表示:“韧性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关键字。从亚太地区来看,中国依旧是最具韧性的国家。”

  去年5月31日,IMF发布评估报告,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稳健制度架构、充裕资本及流动性缓冲,且金融业规管水准甚高,联系汇率制度也运作畅顺。

  尤其是美国著名的波士顿顾问公司(BCG)发布的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预计,到2027年,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并成为唯一管理超过3兆美元境外资产的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业久经考验,市场根基稳固,韧性强、潜力大,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一轮大潮中生机勃勃正欣荣,发展前景广阔光明,港人有什么理由悲观及心存不必要的疑虑呢?让“取代论”、“遗址论”、“内地化论”等歪理邪说统统见鬼去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