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关系/“血液门”是压倒苏纳克最后一根稻草?\宇 文

2024-05-27 04:02: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英国首相苏纳克22日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这是本月初保守党在地方选举中遭受重创后,在朝野政党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保守党已经执政14年。其间5位首相经历脱欧公投、脱欧谈判、疫情困扰、通货膨胀、女王薨逝等诸多大事,尤其是约翰逊、特斯拉、苏纳克三位首相,让保守党越来越不得民心。

  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目前保守党的支持率仅为20%,落后工党27个百分点。在此情势下,苏纳克只能孤注一掷提前举行大选。尽管如此,保守党恐怕也是无力回天,险中求败。不过,不管大选结果如何,英国也无法恢复曾经的大国荣光,失去战略自主的英国已经变成了让全球讪笑的奇葩国家。

  英国和法德两国曾被称为欧盟“三剑客”。脱欧之后的英国,却成为美国附庸。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英国积极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英国无法像法国那样追求战略自主,也不如德国务实理性,甚至不如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等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地时间5月22日,挪威、爱尔兰、西班牙三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爱尔兰算是英国的“小弟”,但在发出自主声音方面,显然要比英国更果决。

  提前大选体现赌徒个性

  英国大国风骨的缺失,还表现在中英关系上。十多年前,中英关系创造了“黄金时代”,特蕾莎.梅时代的两国关系还保留着“金成色”。脱欧后的三位英国首相,则坚定追美反华,不仅在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上和美国同声同气,而且也在印太地缘政治战略上积极充当反华棋子,在人工智能领域配合美国遏制中国,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生生被约翰逊、特斯拉、苏纳克三位保守党首相败光。

  坚持战略自主的法国,稳步发展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久前的中法两国元首会晤,更是发布了4个联合声明、达成18项合作协议,两国经贸合作达到新水平。中德关系也迈上务实合作新水平。上月中旬,德国总理朔尔茨率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华,德方强调,中国是德国重要合作伙伴,德方反对“脱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愿与中方共同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拓展双方合作。美国对华电动汽车等加征高倍关税后,德国和瑞典也发出强烈呛声,认为这是贸易保护主义。

  中英关系,远不如中法、中德关系,因为外交层面少了领导人互访,经贸领域也无更多进展。脱欧后的英国,在拓展外贸大市场方面,选错了方向。一方面,英国在反华政治操作下融入亚太市场的努力注定受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不会接纳英国这个域外成员;另一方面,英国要想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也是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印太区域的自贸体制是离不开中国的。更讽刺的是,英国希望和美国构建更加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也被拜登政府搁置。

  坚持战略自主的法国和务实理性的德国,和中国强化了经贸合作,实现了更具战略前瞻的互利双赢。缺乏战略自主而紧随美国反华的英国,不仅恶化了中英关系,而且让中英“黄金时代”变得晦暗无光。

  善于在搅动国际关系中牟利的英国,如今虽然还在国际关系中卖力表演,却成了甘当美国棋子的“搅屎棍”。这样的英国,失去了战略自主性,也失去了大国灵魂,不仅变成可笑的奇葩,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利益。在欧洲,其地位不仅不如法德这两个欧盟“双核”,甚至也不如意大利和西班牙。

  追随美国付出沉重代价

  祸不单行的是,在苏纳克无奈宣布举行大选的前两天,英国爆出一桩骇人听闻的“血液门”丑闻。自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英国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让30000人感染爱滋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已导致近3000人死亡。对此,苏纳克不得不代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英国政府向民众道歉,并发誓要对民众进行补偿。

  “血液门”丑闻责任虽然不在苏纳克,但英国舆论和民众已将怨气发洩到苏纳克身上。不管是工党还是保守党执政,反正都是英国政府的错,难怪苏纳克首相的民意支持率已经低至20%。

  “血液门”丑闻,让人联想到英国追随美国付出的沉重代价。虽然这样的联想有些牵强。但美国“问题血液”带给英国人的痛苦则是显然的。

  近年来英国带给国际社会的也没有什么正面信息,反而是桩桩件件的丑闻和八卦。从卡梅伦时代鲁莽的脱欧公投,到约翰逊的“派对门”丑闻,再到刚刚爆雷的“血液门”丑闻,英国给国际社会上演了一齣齣政治丑剧。至于英国王室,英女王薨逝后也不消停,先是威廉王子闹绯闻,再到凯特王妃和国王查尔斯三世先后证实罹患癌症。至于不省心的哈里王子夫妇,更是无尽消耗着王室的民心,频繁制造各种耸人八卦。

  国际关系学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