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记协主席被“过桥抽板”?\梅若林

2024-07-18 04:02: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记协上月举办换届选举,选出当时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任记者的郑嘉如,担任新一届主席。如今一个月未到,郑嘉如第一次召开记者会,却是交代自己被《华尔街日报》以记协主席与记者身份无法共存为由,遭到即日解雇。《华尔街日报》这些海外反华媒体,过去多次抹黑香港的新闻自由状况,更称传媒业界被政府打压云云。但如今看来,《华尔街日报》连员工参与工会的自由都不容许,如果“不听话”更直接炒人了事,似乎真正打压香港记者的,恰恰是其自身。

  郑嘉如昨日透露,在记协选举前,当其上司知道她出选记协主席,便已经要求她退选,并称记协主席与《华尔街日报》记者两个身份无法共存。而郑嘉如拒绝照办后,至昨日,驻伦敦《华尔街日报》国际新闻版主编来港当面宣布解雇她的决定,称其工作、职位已被减省。对此,郑嘉如表示“深感震惊”。

  暴露华尔街日报真面目

  郑嘉如之所以感到震惊,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华尔街日报》过往自诩支持新闻自由,也多次打着“关注新闻自由”的旗号抹黑香港传媒环境,称香港的维护国安法律在业界造成寒蝉效应云云。事实上,郑嘉如当时也是这种论调的“打手”之一,曾撰写多篇文章攻击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打压人权自由,称香港逐渐“内地化”。

  殊不知,当选记协主席后,郑嘉如遭到的第一个打压不是来自特区政府,更非香港国安法或《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而是她一直当成是“队友”的《华尔街日报》。连员工参与工会都不容许,这样还能自诩捍卫新闻自由?如此讲一套做一套,正常人看到都不免要“深感震惊”。

  如郑嘉如所言,其上司早前“劝退”她时,更声称《华尔街日报》员工不应亲身在香港推动新闻自由,避免在报道香港新闻自由问题时产生冲突。这与其说是理由,不如说更像借口。《华尔街日报》对外说支持新闻自由,对内却反过来说不应该在香港推动新闻自由,岂非自相矛盾?若然《华尔街日报》真心觉得香港新闻自由有问题,那就更没有理由阻止员工参与工会或争取权利。

  再者,“避免在报道新闻自由问题时产生冲突,因此不应参与传媒工会”云云,更是逻辑支离破碎。按这个道理,那全世界所有报章或传媒工会,都不应该批评自己所属地方有什么新闻自由问题。还是说,《华尔街日报》一直以此作为报道方针,所以从来绝口不提美国政府各种打压传媒的劣行?不论如何,各种事实都只反映出一个结论:就是《华尔街日报》所谓“支持新闻自由”,根本是挂羊头卖狗肉。

  事实上,打着自由旗号打压自由的,断不只《华尔街日报》一家。郑嘉如昨日还透露,其他多名记协执委,也受到雇主压力而先后请辞。其中包括英国BBC记者Danny Vincent;报称关注难民、收受美国资助组织“Justice Centre Hong Kong”的高级政策主任张皓明;再加上之后辞任的两名执委,最初有12人的执委会,如今只剩寥寥8人。

  事件最讽刺的,还是郑嘉如表示正考虑对《华尔街日报》提出法律申诉,研究是否有人违反香港《僱佣条例》,阻止或阻吓雇员参与工会。过往曾说香港逐渐“内地化”、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损害法治的郑嘉如,在面对无理解雇后,首先诉诸求助的,却是香港的司法制度。这个回力镖不只打在那些以为外国反华媒体会真心支持香港的人身上,更打在那些以为维护国安法律与法治两者互相排斥的人身上。究竟是喜欢站在远处指点江山的反华媒体更可信,还是香港本身的法治、政治社会制度更可靠,郑嘉如已经亲自作出了回答。

  非要归根究底的话,记协一直以来与海外反华势力关系匪浅,例如以往每年跟“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所谓“人权新闻奖”,竭力配合外国势力抹黑中国。上月的换届选举,记协更不惜DQ支持国安法的参选人,“引入”一大班在外国媒体任职的记者。也许当时记协以为有这些外国媒体撑腰,可以抵过本地乱港媒体接连倒闭后的损失。

  记协挟洋自重自取其辱

  事实证明,“挟洋自重”不过一厢情愿。不管是《华尔街日报》还是BBC,这些长期抹黑香港的常客,平时话说得多漂亮,但到了关键时候却选择了背刺队友。嘴上唱衰几句简单,但若然要身体力行地对记协表示支持?二话不说先劝退,劝退不成就“割席”炒人,这就是那些反华媒体对香港的真正态度,所谓支持新闻自由或传媒专业更是从不存在。

  今次事件让香港社会以至世人看清那些反华外媒的真面目,也再一次提醒记协,继续用政治凌驾传媒专业,甘为外力所用,最终只能落得被过桥抽板的下场。记协如今既无代表性亦无公信力,执委、会员数量每况愈下,再不反省自身改正路线,唯有落得可悲的结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