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锐评/“无国界记者”实为政治打手 美国豢养妄谈新闻自由\卓 伟

2025-05-03 05:02: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无国界记者组织公布《世界新闻自由指数》,将香港列入所谓“状况恶劣”红色区域。该报告声称特区政府对新闻自由的打压,导致个别媒体倒闭、记者逃亡云云。无国界记者组织虽然挂着记者之名,实质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传媒业界。公开资料显示,无国界记者组织曾接受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开发署及著名反中人士索罗斯资助,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一直向其提供资金支持。

  罗列罪名污蔑香港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看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指数,既要看其历史和本质,更要看其动机和目的。无国界记者组织早已变成政治打手,《世界新闻自由指数》近年更已沦为政治抹黑工具,其对香港新闻自由的抹黑更到了匪夷所思地步。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有力保障新闻自由,任何新闻媒体都可以在港合法经营。最新民调亦显示,逾六成市民认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但同时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记者没有滥发假新闻的自由,也没有煽动“分裂”、“独立”自由,一些西方组织和媒体总是戴有色眼镜去看待香港,其报道又有何可信性可言?一个政治打手组织妄谈新闻自由,不是对新闻自由最大讽刺吗?

  曾被拒入境香港的无国界记者组织驻台北倡议专员白奥兰,在接受网媒采访时更毫不掩饰其偏颇政治立场,露骨地指仍有部分独立媒体继续努力在压力下求存,并呼吁支持香港与离散媒体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继续阅读、收听、订阅、转发这些新闻云云。一个所谓记者组织的专员,可以公然为一众政治立场偏激,公然煽动“分裂”、“独立”,以至在财政上不清不楚的网媒背书站台,其人之政治立场,其组织之公信力可想而知。

  无国界记者组织一直收受西方政治组织的捐款,法国记者Maxime Vivas亦曾出书揭露,指无国界记者组织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新闻组织,而是一个受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政治组织。他更形容该组织是“一架带有金色螺旋桨的笨重飞机”,向拒绝屈服的小国投掷重磅炸弹,即是甘当某些势力的政治打手。无国界记者组织亦不讳言,曾用8年时间抹黑北京形象,让北京难堪;为针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组织创办人及代表更于希腊举行的奥运圣火采集仪式时,展示杯葛北京奥运的政治海报。这样一个政治组织究竟是做新闻还来搞政治相信已一清二楚。

  现在其暗室操作的所谓《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以一些媒体倒闭、一些所谓记者窜逃外国为借口,大肆抹黑香港言论自由。然而,他们却没有说明这些媒体为何要倒闭,记者何故要窜逃外国?原因是这些媒体干犯了香港国安法等法例,部分甚至涉及诈骗等罪行,至于一些人则因为心中有鬼而离开香港,在窜逃外国后继续从事各种煽动分裂的宣传,这些媒体及记者是因为干犯法例、心怀不轨而弄至今日田地,而不是为了捍卫新闻自由,他们的结局是自己一手造成,政府依法办事何来损害新闻自由?

  无国界记者组织一方面将这些政治立场偏颇、操守有亏的媒体当作香港新闻自由代表,另一方面企图以新闻自由来美化其损害国安的行径,将煽动“分裂”“港独”视作新闻自由,其理据荒谬之极。

  基本法第二十七条明确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传媒进行采访报道受到基本法以及香港法律保障。一个最新民调显示,61.3%受访市民认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有关权益,调查同时问及受访市民对于新闻工作者在香港从事相关工作是否依法享有编采及言论自由,结果显示逾半(54.1%)受访市民认同有关自由依法受到保障。民意十分清晰,香港的新闻自由坚如磐石。

  香港不容惨痛历史重演

  但当然,新闻自由不论多自由亦有边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就订明可在有必要保障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等情况下,依法律规定对部分权利和自由作出限制。国家安全及利益正是有关权利的界线,亦是新闻自由的界线,这不但是香港国安法规定,也是国际社会的通例。

  2011年,英国爆出媒体非法窃听的丑闻,《世界新闻报》被爆窃听王储查理斯夫妇、伦敦警察局专员、伦敦地铁恐怖袭击遇难者家属等人电话。英国警方为此对该媒体进行搜查,并拘捕包括前总编辑库尔森在内多人,库尔森最终被判监18个月。这说明在标榜新闻自由、标榜民主权利的西方国家,其新闻自由同样有底线,包括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能逾越法律界线。

  香港新闻界总体上是专业的,但也有被政治凌驾的惨痛历史,2019年“黑暴”时一些媒体的赤膊上阵,以新闻自由为幌子配合暴乱,其教训至今仍历历在目。这告诫香港社会,不论任何人包括传媒和记者都必须严守界线,不能凌驾法律,不能危害国家安全,不论举出什么招牌、什么理由,都不能越雷池半步。所谓《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颠倒是非,抹黑香港的新闻自由,其动机不说自明,其所为更令人不齿,最终不过自揭底牌自暴其醜而已。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