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推进“百千万工程”,广东茂名构建“市县镇村”责任体系开局起步

2023-11-09 17:35:04茂名发布 作者:梁红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6日,广东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

  这次现场会,是自广东省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的第一次现场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王伟中等多个省领导出席,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党政主要领导、122名县(市、区)委书记,约300人齐聚茂名。

  会前,与会人员在茂名围绕更好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进行现场调研,深入被评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茂名市信宜市、茂名市高州市。对信宜市的钱排镇李花谷和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项目、白石镇三华李主题公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窦州墟,以及高州市的根子镇柏桥村、中国荔枝博览馆、曹江镇等地,通过实地走访、经验介绍和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当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特色街区、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建设美丽圩镇、提升农村风貌等方面的情况,全面考察了高州、信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初步成效。

  “这次现场会在茂名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茂名的厚爱。”茂名市委书记、茂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茂名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庄悦群在发言时表示,茂名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构建“市级抓总抓要、县级主战主抓、镇级抓实抓细、村级做活做特”责任体系,蹄疾步稳推动“百千万工程”顺利开局起步。

  坚持兴产业与强功能相结合,全力抓县域振兴

  补齐工业短板,积极承接专业转移。根据省的部署,佛山茂名结对开展对口帮扶。结对以来,茂名与佛山紧密对接,全力配合配套设施建设和用地保障,联手佛山打造产业转移合作园和县域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茂南产业转移工业园、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共3个省产业园,集中资本要素,高质量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目前已签约3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亿元,中财管道等项目落地建设。

  抓住用好“百校联百县”行动,引入优质资源联合办医办学。今年秋季学年,信宜迎来三所崭新的学校——华师附属信宜学校、华师砺儒高级中学、广外附属信宜学校,新增11400个优质学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将管理、人才、技术、服务全方位下沉,将信宜市人民医院打造其粤西医院,半年医院微创手术增长37%、四级疑难手术增长71%;中山大学在高州人民医院建立4个医科专家工作站,重点打造肿瘤、干细胞、营养学等优势专科。

  坚持示范引领与美丽圩镇建设相结合,全力抓镇域提能

  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有效激活联城带村功能。茂名利用独特的“趁墟”乡土文化,因地制宜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打造了茂南区金塘油城墟、电白观珠沙垌沉香墟、信宜窦州墟、高州曹江镇高凉墟、化州杨梅镇橘州墟、水东湾新城疍家墟等6个示范墟以及6个示范群。

  窦州墟是以窦州古城建筑特色为主题,充分挖掘老街文化并融合融合了信宜市民广场,中国牙雕艺术馆·信宜、会展中心、新图书馆、花灯酒店等功能区。窦州墟不断探索延伸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也让信宜的城市生活从传统单一的夜间餐饮,拓展到多元化的“夜经济”消费场景。

  窦州墟自今年7月底集中开业至今,客流量超150万人次,营业额约2000万元。10月9日晚,茂名市实施“百镇千村振兴计划”之示范墟建设比学现场会评比结果公布,窦州墟在六个示范墟中脱颖而出,获评唯一的优秀等次。

  高凉墟是高州深入挖掘冼夫人文化、高凉菜系文化,依托冼夫人用兵点将旧址“帅堂墟”,活化利用旧建筑打造的一条集商贸、餐饮、文旅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墟街。高州用好“一四五”工作法,打造建设高凉墟,以一墟兴旺,强化县镇村联动,实现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日入千元;依托高凉墟平台举办农土特产展销会,带动沿线23条行政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农贸市场,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集聚全市100多家商户,引入电商网店20多家,搭建“云上趁墟”平台,推动线上销售,平均日发单量5000以上。

  据统计,截至目前,高凉墟直接带动曹江镇23个村集体、8万多农户增收,同时辐射范围覆盖库区7镇及周边南塘等15个镇街,成为促进商贸流通、联动县镇村的新平台。

  坚持重大平台与微动力源相结合,全力抓乡村价值重塑

  今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视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茂名是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且连续三年超千亿元的地级市,柏桥村是全省开展“百千万工程”的优秀特色案例。今年5月,柏桥讲堂揭牌成立,打造一个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思政讲堂和干部教育培训新阵地。至今柏桥讲堂已开展近400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2万多人次。

  做好“土特产”文章,乡村产业越来越兴旺。“五棵树”(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一条鱼”(罗非鱼)和“一桌菜”(高凉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6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今年荔枝产量接近1万吨,销售额接近1.2亿元,带动户均增收2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5.1万元,荔枝这个“土特产”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果、幸福果。信宜市钱排镇深挖三华李这篇“土特产”文章,建设了“山水双合”和“李花谷”等乡村振兴文旅项目,“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形成势。

  此外,茂名还通过集成改革与“小切口”改革相结合,全力抓改革赋能,通过政府推动与群策群力相结合,全力抓社会共建。目前,茂名发挥建筑之乡优势,167家建筑企业帮扶112个镇街、183个项目;实施“百会帮百镇”行动,135家商协会帮扶项目274个。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