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朱定文是北京冬奥中国香港代表团唯一一名短道速滑项目代表。
【编者按】
今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共有3名运动员参赛,为历来最多。《大公报》今起推出“冬奥港将”系列,盘点包括朱定文在内的3名香港运动员,他们在训练和赛场上都拚尽全力,展示出为国为港争光的使命感,以香港青年的热情和活力,形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张独特名片。
朱定文是今届北京冬奥中国香港代表团唯一一名短道速滑项目代表,承载着香港短道速滑队、香港代表团和香港市民对他的期待。虽然最终止步初赛,但他展现出来的拚搏精神和他对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热爱令人敬佩;不仅如此,朱定文还是一名“少年科学家”,曾进行关于癌症的科研,务求造福人类,可谓“文武双全”。\大公报记者 张锐
圆梦冬奥任香港持旗手
依靠队友隋鑫在三站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他成功帮助香港短道速滑队取得一席北京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参赛资格。经过香港滑冰联盟遴选后,最终选中由朱定文参加此项赛事。
今届中国香港代表团一共有3名运动员参赛,为历来最多,朱定文被港协暨奥委会选中,担任香港代表团在开幕典礼的持旗手。担任持旗手可谓无上的荣誉,朱定文亦对此感到非常荣幸:“短短的几十米,承载的是香港每一个曾经在冰上的汗水和泪水。香港奥运团代表了新时代,开启全球的冰雪时代,展现香港青年阳光率真和奋进。当晚挥了区旗,不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着我的团队和整个中国香港。可以在自己祖国举办的冬奥挥上区旗是我最大的荣誉。在这几年拥有了一个简约、执著、强大、高效的团队,没有了他们在背后的支持,我无法实现今日的奥运梦。”
来到比赛,22岁的朱定文首次参加冬奥,在2月11日参加初赛。首场比赛便碰上了同组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兼他的好友、国家队的武大靖。比赛途中,可能受第一次偷步的影响,朱定文在第一圈已经落后,最终以第三名完成赛事,初赛止步,非常可惜。
初赛以44秒857完成第三名冲过终点无缘晋级,朱定文坦言自己的冬奥首演有点遗憾。虽然未能创造奇迹,但他希望有收看比赛的观众可以感受到香港人的拚搏精神:“香港是没有冰雪、也没有标准训练场地的城市,我们整个团体都过着离家出走般的训练生活,所有人都付出很多,想在比赛中让大家看到香港人的拚搏精神,也希望北京冬奥之后更多人支持我们团队,因为我们队内还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值得更多支持。”
科研成果受学术界关注
朱定文的才华不仅只有短道速滑,不为人知的是,他居然还是一名“少年科学家”,可谓“文武双全”。他从小就读国际学校,曾以15岁之龄研究出一套更快检测细胞异变基因系统,令传统需约60小时的检测分析,缩减至2分钟内找出变异基因,有助分析癌症成因及病理。朱定文的婆婆早年患癌离世,令他决心研发系统,盼助癌症病人及家属。最终这套系统令他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赢得第17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组电脑及资讯科技一等奖、最优秀项目大奖,以及最高殊荣──少年科学家奖。不仅如此,他还入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这个比赛被称作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后,年仅16岁的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在学术界备受关注。
早在2016年,朱定文就到内地参加过一档叫做《少年爱迪生》的节目,讲解他设计的快速检测细胞异变基因系统,获得了人气冠军。
2018年,他考入华盛顿大学米尔肯研究所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公共卫生以及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他还曾经被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化学科录取,但最终选择了华盛顿大学。
此外,他还曾做过很多志愿者,比如曾到过柬埔寨为贫困儿童教授英语,也在医院做过志愿者。就连目前困扰全人类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也在美国参与了确诊接触者追踪和流行病学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