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閒话烟雨\寻找那遥远的酒香\白头翁

2019-06-10 07:41: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峰迴路转,北宋的酒文化别开一章。

  宋朝文人喝酒不一样,要麼忧国忧民,忧君忧臣,忧天忧地,喝得热血沸腾,慷慨激昂;要麼醉卧花丛,花酒也醉人,拥红偎翠,浅斟低唱,青楼妓馆,醉他个一塌糊涂。

  北宋的酒文化彻底鬆绑,彻底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

  北宋年间,下级官吏、赌徒、商贩、渔夫、猎户、捕快、青皮、无赖、员外、地主、閒人、军汉、狱卒、听差、衙役等喝酒都是论碗,喝酒的方式都是仰脖直灌,喝好的标準是醉得地动天摇,爹娘不认,或者乾脆醉卧当街。

  北宋期间民间喝酒皆武喝,赤裸裸地灌,直喝得浑身上下热燥上来,扯去布衫,露出一身疙瘩肉。

  施耐庵一定能喝,一定能喝大酒。和曹雪芹不同,曹雪芹喝酒是温酒细细喝,一口一口抿,像《红楼梦》中那种喝法,就是那个有名的恶棍流氓薛蟠,也是一杯一杯、一口一口喝,皆未失大雅。而施耐庵笔下的却是醉打蒋门神,醉打宋公明。

  武松打虎几乎家喻户晓。那武松徒手打死“吊睛白额大虫”堪称英雄,武二郎的酒量也好生了得。在那间“三碗不过岗”的酒馆中,武松把满满筛上的一碗酒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我研究既然是满满一碗酒,即使是再浅再小的碗,也应该能盛至少半斤酒,少了就是半碗酒,再少了就是一碗底酒。饮酒者皆懂得饮酒的规矩,斟酒要满,饮酒自量。这酒行的规矩至今未变。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十八碗酒保守一些说也得有六斤半左右,而且这种“土造酒”让武松这种酒徒喝头一碗便大叫“好生有气力!”我估计它的酒精含量不会低於三十八度。喝完之后竟然“手提哨棒就走”。武松这汉子到底能喝多少酒?再看武松醉打蒋门神,神在“无三不过望”,但见一个酒旗便要摆开酒肉,连喝三碗酒。我估计,北宋那个时代白酒的发酵酿造技术已绝非曹操东汉末年和竹林七贤的西晋时期可比。

  中国的酒文化还体现在戏文化中,文化的交融无隔阂。

  中国国粹京剧舞台上,你就是喝漏天喝塌地,桌上也就摆着一个酒壶两隻酒杯。《贵妃醉酒》贵妃喝得飞神溢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心猿意马,如醉如痴,方知醉人出百醜是错误的。美人之醉,醉后方美。醉后百姿百态,一举一动,皆是美,美在醉中,醉中之美才是美轮美奂。方知仙女下凡非幻影,贵妃醉酒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上海演出《贵妃醉酒》戏唱得如何?当时一位上海文艺专栏记者写道,梅先生的戏《贵妃醉酒》在上海首演如何不用进剧院去听,只需散场时站在剧院门口看,你看那些戏迷从剧院出来,个个都如醉酒的贵妃,走路皆飘飘然矣!

  有专家各用一个字总结京戏四大名旦的风格: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棒”,尚小云的“浪”。其实四大名旦喝酒亦不同,梅兰芳的“抿”,程砚秋的“饮”,荀慧生的“端”,尚小云的“走”。其中程砚秋最“酒”,敢和程老闆对“饮”的不多,程老闆是空腹连饮,一饮三杯,且要换大杯。程老闆是“酒有多高,腔有多高”。酒戏相连。

  梅贻琦先生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抗战期间是西南联大校长兼清华大学校长。梅先生喝酒是大家风範,是酒文化中的君子文化。梅先生饮酒如雅士吟诗,儒家读书,不紧不慢,不慌不乱;儒而有道,礼中有节。凡给梅先生敬酒,梅先生无一不应,且笑而相迎,彬彬有礼。

  梅先生的修养,决定他的酒风。梅先生的文化,决定他的酒品格调。君子既不失敬,也不失礼。 (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