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更在斜阳外/蓬 山

2018-09-20 03:17: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苏幕遮》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眼前景色由上至下,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层次丰富,简直如裸眼3D的效果。

  宋人似乎格外垂青这个“外”字。欧阳修也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个“外”字,眼前风景无限延伸,胸中更增添无尽遐思,呼应了上阙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就连范仲淹的玄孙范公偁《过庭录》裏那位著名的“孙山”,其经典语录“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多了点“人艰不拆”的意味,话便委婉些。

  元灭南宋后,宫廷琴师汪元量被蒙古兵掳掠到大都,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即作於途中:“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自己犹如飘零落叶,南方故国已别,而北上前路渺茫,其亡国哀思,不亚於李后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汪元量在大都与文天祥诗词唱和,结下深厚情谊。其诗大都抒发亡国之痛,后人将其与杜甫记述开元天宝兴衰事的“诗史”相比,将汪诗比作“宋亡之诗史”。

  从“更在斜阳外”,到“夕阳一片寒鸦外”,眼前彷彿拉远的广角长镜头,所见越发辽阔幽远,而所思亦越发深邃沉凝,堪称著一“外”字而境界全出。这裏的“外”,不是苏东坡笔下那“墙外行人,墙裏佳人笑”的“外”,后者太侷促太小气了。

  以画梅闻名的宋伯仁,春雨濛濛之际遥想长亭折柳,写下:“人在一犁春水外,此情唯有鹁鸠知。”僧人道潜是苏轼贬谪黄州时的好友,黄昏时分,伫立渡头,水雾氤氲,乃吟哦:“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两首诗,都有声有色,画中有声而人在画外,含蓄隐秀,伏采潜发。总之,表达“外”露的诗词,即使不是离愁别绪,也总是一种沉静的独自思量。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