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书之妙道/露锋与藏锋/邓宝剑

2019-06-13 03:1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瘗鹤铭》(左)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露锋与藏锋的差别体现在点画的起止之处,若锋芒外露,则点画显得灵动活泼;若锋芒内敛,则点画显得沉厚含蓄。

  《兰亭序》多见露锋,起笔处的出锋承上笔,收笔处的出锋启下笔,笔断而意连,极尽精微灵动之趣。而八大山人行草书则多用藏锋,精华内敛,含蓄沉着。有一些著名的石刻,如焦山《瘗鹤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锋芒全无,一派博大高浑气象,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恐怕已不纯是书家的笔法了,刻字的工艺以及造化之剥蚀也应考虑在内。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书作有偏於藏锋或偏於露锋之别,但纯然藏锋或纯然露锋的作品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是藏、露相形而为用的。怀素《自叙帖》藏处浑圆如水滴,露处锐利如戈戟,时藏时露,於是藏处愈浑而露处愈利。米芾笔法精熟,露锋与藏锋变化多端。他有八字箴言“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正突出强调了藏锋的妙处。

  董其昌所说的“藏锋”则另有所指。他说“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剸截之意”,又说“因出锋之遒,故成藏锋之浑”。出锋不仅与藏锋不相悖,反而有助於藏锋。董氏所云之“藏锋”,不是在起笔与收笔处藏起毫尖,而是行笔过程中提笔而藏起笔腹,即不让笔腹过多地倒卧在纸面上。董氏评说徐浩“藏锋正出”,“藏锋”与“正出”本是异名而同谓,其实和“正锋”差不多。笔管立起来,笔腹自然就收起来、藏起来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