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妙手丹青画胜真 著名画家:徐家珏

2020-03-25 18:26:2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艺术简历】

徐家珏,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桂林画院院长、桂林美术馆馆长、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北京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学院政治系特聘教授、广西区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馆馆员、广西区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书画院副院长、桂林市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 桂林画院名誉院长、桂林美术馆名誉馆长、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1997年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国画坛百杰画家“奖牌和证书”作品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2014年入选国家美术史工程“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出版《中国百杰画家徐家珏作品精选集》《中国百杰画家徐家珏山水作品集》《漓江胜迹徐家珏山水画集》《漓江形胜图徐家珏速写集》《徐家珏山水画集》《徐家珏艺术与教学研究》《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徐家珏》等11部著作。作品入选合集81部。《美术》《国画家》《荣宝斋》等专业杂志11部发表作品和文章。

创作感言

近日画了十余张“家园”主题的山水画作品,以记在非常时期中华民族展现出的伟大气魄和民族精神。期待疫灾尽快过去,还我山河一片青绿。

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愿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繁华依旧!愿人们脸庞,脱掉口罩,笑容绽放。

家珏画序

徐家珏既是我的乡弟又是我多年来相互关注的挚友,从他初涉画坛到名满神州,我都在感受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履迹,体味着他独特而艰辛的劳动,也体味着他睿智的选择,更体味着他收获的愉悦与失意时的叹息。做一个国画家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学习更为困难。众所周知,20世纪是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与经济结构 发生有史以来最大变革的时期,封建帝制的结束,小农经济的 消失,现代国家政体的确立与现代社会结构的转换,使得过去根深蒂固的中华文明无比惶惑而无所适从。许多最能代表过去中华文明的经典文化类型与样式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与否定,国画正是这样的典型文化品类之一,它所受到的批判蹂躏当然在所难免。

这个时期的国画家们早已是岌岌可危,命在旦夕,更不用说艺术的探索与发展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与文化思潮的影响,国画成了封建余孽的代表而广受诋毁,西方写实性绘画改造与取代国画的趋势已成定式。新中国成立之后,虽提出了重视民族文化发展的国策,然积习难 返,国画仍处在与地主资本家一样的被“改造”的位置中。徐家珏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中降临于世。当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的百废待兴之际,一个小生命在桂林风景 最美的阳朔发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哭嚎,这个未来引世人关注的国画家,注定了要走许多艰难险阻的辛勤探索之路程。

徐家珏成长时代的国画家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具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经过艺术学校的学习道路,本质上是学“民国”沿革的西方绘画基础:素描色彩课程与西方美学、文艺理论之类创作指导方法。只是把西欧换成了苏联,完成“外中内西”的“国画”学习基础,再通过各种社会需要参加各种创作展览活 动,而后加入“美协”,完成所谓“国画家”的打造历程。另 一种是经过学校外某些名师名流的指点传授,执弟子礼而入师门,再经过某种社会关系的运作,渐次登堂入室,凭一技之长 或某派技能而转入各类专门艺术机构,成了专职的国画家。

还有一种是生性爱画又未获专门学习机会,靠自己在生存活动中打拼自学,或广交师友,或问道典籍,或取法民间,或琢磨尝 试,久而久之,也许能以技艺谋生,以画作知名而自得其乐,或者有机会亦能入专门机构,终修成正果。幼年的徐家珏大概是属于最后一类的天生爱画者,天性聪敏的他极其自然地步入了习画之途。随着时局的动荡起伏,他也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专业学习国画之途。他的青年时代恰逢“文化革命运动”。八年农村插队的生活锻铸了他的体魄,磨炼了他的意志。

“文革” 后在桂林市一次群众画展中,我突然发现了一幅国画作品笔墨 精练,品位不俗,经多方打听,原来那正是青年徐家珏的一幅花 鸟作品。从那时起,我便与家珏结下了不解的画缘。后来,他又 突然从我的视线中消失,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已是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的高材生了,他的画作,也从往日朴实清新的花鸟 画转化成了生机勃勃的山水画了。只是笔墨已更加成熟规范,画 面更朴质平正,显示出他对毕生从事绘画事业的堂正决心与身手准备。

其实那个时候正是国家开放改革国策轰轰烈烈开展之际,饱受“文革”磨难禁锢的国人在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下奋发图强。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许多属于“文化人”范畴的以满足心灵享受为己任的灵魂工程师与艺术家们突然变得无所适从,“下海经商”、“改行创业”成了当时最时髦的行当。然而徐家珏在这种形势下却安定自若,以他那渐渐苍茫劲拔、朴质淳 厚的画风向世人表现了他直抒胸襟、陶冶心灵的决心。

他曾断然 拒绝过百万高价买断他某幅画复制权的要求。在“万元户”都当 榜样的时代,这是怎样一种“富贵不摇,贫贱不移”的品格。为此,我曾暗暗将他引以为同道。我知道家珏的个性是执拗而不张扬的,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只为追求艺术的理想而作个人拼搏。”他也的确是 这样身体力行的。多年来,他的作品获得国家与省市级奖励达 41次之多,他也成了中国美协会员,并受聘于多所著名的院 校,成为教授或研究生导师。至今,他还担任了广西美协理事、桂林市美协副主席与桂林画院的院长及美术馆馆长等职务,繁忙的行政事务使他仿佛成了一个表面上的“官方美术家”。其实不然,他对自己艺术上的自我打造从来未停止过,而且真是愈来愈苛严了。

他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的。他把对故乡那南国山水绮丽雄浑之描述,当成了历史与社会的责任来承担。如果不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上补足这缺失的一笔,他会感到这是他终身的遗憾。他也是怀着深刻的大爱情感来对待自己的艺术探求的,他那赤诚善良的秉性,充满了对故乡祖国的情怀。母亲艰辛的哺育,乡亲朴质的关怀,都化成了对民族对祖国的真爱与感激。这种生生不息的感恩之情使他越来越激励自己,要以更新的艺术来回报祖国母亲。

他认为自己是处于太平盛世的历史时期,要实实在在画出“载舟之水”来体现出时代精神。他更是通过勤奋的思考与画作来实现他艺术上的追求的。他清楚一生之计在于“勤”的至理,五十余年如一日的手眼练习从不间断。他更知道思考的重要,所以他更勤于思考,善于鉴别与选择,进而达到“觉”和“悟”的境界。即使在他成名之后,也从不止步,而是在更广更深的范围中进一步探求自身的艺术道路,寻找自己的个性风格。

不容讳言,当代国画有着更多更广的探索途径,信息化的世界也给画家更多抉择比较的可能,这当然增加了画家自我风格形成的困难,而且更不容回避的是,西方绘画的融入,给国画造成了更多的新观念,要使这些观念成为国画自身的语言逻辑,存在着许多不可逾越的障碍。例如,西方写实画法造成的“状物”,引起了国画从“画画”走向“摹物”的思潮而失去了国画“造型”的基本法则与规律,所图山水千人一面,皆为“摹山”(有人美其名曰“写生”)的结果。画家要摆脱这种桎梏,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具有国画特征的个性风格。徐家珏从美术学院的正规教育训练中出来,他亦深明这种情形。但他以自己的思考,作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明睿选择。

首先,他在学习古人笔墨法式的基础上更重视对中国古代哲理的思考解读,他将“阴阳”为基本关系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融进了笔墨的应用之中。以行笔中的起落、提按、顺逆、顿挫,用色用墨中的干湿、浓淡、轻重、滑涩等要求作为“阴阳”的元素,力求骨“气”“活”色的体现,而使画面的“状物”更具有国画的韵味。同时,他又以加强古代国画对“写生”的把握来选择自己“写生”的方式,让自己从情感、理念、生活、动态几个方面面对自然的瞬间空间,使写生成为一种随机呼应的生命状态而充满了个性的变化生机。

他曾在一次七天七夜连续大雨的写生中画出了31幅雨中景观,使人感到一种雾雨苍茫、湿浸肌肤的意境。他还选择了将桂北越城岭这华南第一峰作为自己写生感悟的基地,以它那岭南的雄奇清秀来弥补桂林山水小巧精致的不足……他的这些选择,既适合他的个性,也是当代国画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从他的近作来看,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这无疑是明智而可行的。当我与他谈及未来时,他的淡淡一笑,明显告诉我:走下去就是。实际上,一个成功的画家正是高贵与普通的最佳结合。任何人都不可剥夺他艺术上自我实现的追求,但任何一个最普通的人,都可指斥或批评他的创作方法与作品。

于是,他必须至死不能停歇地表述探求。徐家珏追求的是一种雄浑朴茂的画风,他希望把气势、厚重、深度、情调四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毫无疑问,对于一个以南国山水为题材的南方画家,这种风格与追求会更加困难。他作了许多努力,也作了多方面的探索,更取得了令人瞩目、受人称羡的成就,但前面的路更艰更长,如同一个接近顶峰的攀登者,最艰最苦的征程永在前面那不长的路段中。对于立志登顶的人来说,他们的座右铭永远是路在足下。家珏,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人生美好的自我实现。

大隐 辛卯 深秋

于京华 无禅堂

陈绶祥先生: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著名美术理论家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