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强心针/经济企稳向好 楼市迎曙光\利嘉阁地产总裁 廖伟强

2023-07-13 04:03: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季度末尾,本港楼市交投明显淡静,表现确实如一潭死水,不少评论都看淡楼价走势。这个现象有些奇怪,笔者记得年初的时候,疫情淡化加之两地通关,过往疫情隔离措施完全撤销,港人沉浸于一片欢乐声中,对未来亦有期盼。与目前的气氛相比,可谓极大差别。

  今年初通关后,当时的零售、旅游及饮食行业立竿见影,出现全面的反弹,楼市亦同步回升,楼价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上升了接近8%,其实目前的形势及大环境跟年初时大致相若,那么为何今天的楼市又会被一面倒看淡呢?

  近期发展商推售新盘的时候,确实有迹象显示正在调低价格。其实笔者在早前文章中亦有解释,为何发展商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减价:主要原因在于二手楼价是在前年三季度开始回落,就算是今天楼价有所反弹,但依然累积超过一成的跌幅。那么,今天的发展商需要快速推销已积存的货源,必定需要追回二手市场的现实价钱,更何况近期买卖并不活跃,买家入市担心息口继续上升,于是选择在此时观望楼市的变化,发展商唯有随行就市,非得降价。

  人才输入带动住房需求

  以笔者观察,市场并非没有资金,只是目前信心不足,亦暂缺“药引”触发投资者入市的决心。如果大家细心想想,过去五年香港受到中美贸易战、修例风波及新冠疫情的冲击,楼价的回落平均不足两成;而在现时大部分活动及运作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为何会选择在此时一致睇淡?

  香港特区政府已陆续加快人才输入,相信在年底前可到位的人才起码超过十万人。这些新增的生力军或可以帮助香港经济扭转颓势,并足够填补空缺的工作岗位,房屋居住的需求亦受此带动。这样的形势还会看淡吗?香港复原确实需要时间,只要大家耐心及对香港有信心,社会复原的速度将会一天天加快,楼市遭逢久旱之后,必定有机会再次出现较长的甘霖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