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走访长三角经济带 港澳学者北上取经为湾区献策

2018-07-15 03:17:13大公报 作者:马静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全国港澳研究会日前举办研修班,邀港澳及内地学者赴长三角经济带走访,为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图为学员参观上海商飞公司/大公报记者马静摄

全国港澳研究会日前举办“长三角经济带发展及政府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修班,邀请约20位香港、澳门及内地专家学者赴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沪杭走访“取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借鉴参考,未来湾区建设应该更注重制度创新,打破区域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壁垒,推动生产要素更高效流动,促进经济整合发展。

此次研修班成员先后走访了上海与杭州两座城市。在上海,除了与上海发改委官员就长江经济带合作模式、推进方式及进展规划进行充分交流,还参观了上海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浦东展览馆、中国商飞公司和上海电子口岸。在杭州,除了考察阿里巴巴集团和梦想小镇,还就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议题进行了交流。

长三角与大湾区具可比性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借鉴参考。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德龙表示,长江经济带在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两个战略虽然制度背景和定位不同,但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可比性,所搭建的平台经济和区域合作都有助于推动生产要素更高效流动,促进经济整合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项目研究员谢来风表示,长三角经济带在城市协同、科技创新等方面,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参考借鉴。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抹平对城市的概念,更强调一体化融合发展,发展“科技+金融+N”的新模式,在承担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责任的同时,促进区域内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的便捷流动。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区域合作一样面临着一些壁垒和阻碍,包括城市间的行政隔离,利益竞争,户籍限制等问题,同时因为“一国两制”所造成的通关不够便利等现实问题也确实存在。由此,专家们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进行一些制度创新。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召集人、原香港特区发展局局长助理何建宗说,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着重自身的潜力所在,在“一国两制”之下更好地促进制度协同。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通。在人才配对方面也需要让更多港澳年轻人了解这一战略,帮助他们从中找到发展机遇和舞台。

港澳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理事朱家健表示,广东省九个城市和港澳在教育、营商和创业方面已形成三小时生活圈,只要在政务和法律上接轨,大湾区的生活即可畅通无阻,但这仍需各城市政府列出“时间表”加以推进。

澳门大学法学院高级导师江华表示,未来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是大势所趋,希望加快通关速度,便捷港澳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往来。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杨云建议,未来港澳应主动思考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方向,挖掘发展机遇。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张强指出,未来在大湾区内可以探讨进行法律制度的创新,这一突破可以在对包括香港澳门民众在内的大湾区内居民进行广泛谘询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其他学者也纷纷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