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3D+AI合成主播 靓女靓声报两会

2020-05-24 04:24: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期间,多家媒体携带“利器”亮相。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上岗播报新闻,与前一代相比,真实感强,还可以一键切换妆髮,深受网友喜爱。与此同时,“两会机器人”也已开始投入工作,短时间内就能拆分视频。人民日报使用的云剪辑师能在第一时间智能剪辑,高效製作视频。\大公报记者 张帅北京报道

  “複製”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能随时变换髮型,随时更改服装,还能穿梭於演播室的不同虚拟场景中,功能多样的“新小微”是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以新华社记者赵琬微为原型,採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合成。作为新闻界首位由人工智能驱动、3D技术呈现的AI合成主播,“新小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可量化生产新闻播报视频。只需要在机器上输入相应文本内容,“新小微”就能播报新闻,并根据语义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研发人员进行了海量数据採集工作,原型记者需要戴着数据採集头盔,由几百个摄像头对其身体部位360度全方位“打点”扫描,採集每一处细节,并对其多种形态的表情和动作进行细緻入微的捕捉纪录。

  目前,世界绝大部分“能动”的3D数字人主要是靠真人驱动,而“新小微”採用的是人工智能驱动,生成的语音、表情、唇动更接近於真人。在外形上,“新小微”高度还原真人髮肤,通过特写镜头甚至连头髮丝和皮肤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加上多机位多景深,播报形态可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呈现,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生成的新闻播报达到电影级别製作。

机器人快手“做笔记”

  2020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媒体大脑”推出“两会机器人”,提供数十款智能模板样式,以及相关的APP和小程序,用智能技术帮记者拚手速、拚脑力。在5月20日举行的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两会机器人”已大显身手,其短时间便拆分数十条短视频供媒体使用,并精选其中精彩片段集成了微专题。

  据了解,上述“媒体大脑”是新华智云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能向媒体机构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分发和监测能力。通过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媒体大脑”将扮演智能时代新闻生产基础设施的角色,为各类媒体机构提供线索发现、素材採集、编辑生产、分发传播、反馈监测等服务。

云剪辑师几分鐘製视频

  今年,人民日报打造的“云剪辑师”也在两会期间投入使用。记者将在一线获取视频素材回传至智慧平台,平台在第一时间即对素材进行处理,用智能剪辑、智能导播等方式,更高效、更準确地製作视频新闻,实现对新闻採编发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人民日报新上岗的智能剪辑师还内置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能力,可对视频画面进行人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只要短短几分鐘,就能根据需要对海量视频资料迅速生成视频,自动匹配字幕。此外,还能完成画面人物的动态追踪,去除视频的拍摄抖动,多方位修复视频画质,迅速实现横屏转竖屏,适配短视频平台特点。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