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建自主品牌 助“一带一路”交流

2023-03-20 04:25: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去年8月,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

  无论作为母港邮轮还是访问港邮轮,邮轮都起着设施联通、民心相通的桥梁作用。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欣梁教授对大公报表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运营后,预计将陆续访问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东南亚、西亚国家。“这对增进民间交流,增进中国特色海洋文化传播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这艘邮轮大概有2500多万个零件,绝大多数需要额外采购,因此除了船厂建造,还需要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叶欣梁坦言,毕竟中国发展邮轮产业的时间较短,真正的母港邮轮发展至今只有十几年时间,包括总装物流供应配送基地、船供消费品等尚未形成完善产业集聚,相关的延伸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这些都需引起关注。叶欣梁建议,邮轮产业应尽快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布局规划。“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虽有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但缺乏顶层协调机制,各地发展零星配套,不利于邮轮产业发展。”

  叶欣梁亦建议,未来需要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形成中国邮轮运营体系标准。叶欣梁指出,疫情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市场,未来依旧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我们需要通过打造本土的自主邮轮品牌,整合国内国资国企邮轮产业资源,形成中国本土邮轮产业的生态圈,提升国际竞争力,把邮轮开到欧美国家,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大公报记者 宋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