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高锟走了 光纤改写世界 他改变你和我

2018-09-24 03:16:31大公报 作者:刘家莉 郭咏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光纤之父”之称的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教授昨天离世,享年84岁。半世纪前,高锟发明光纤通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信息瞬间传千里。这位“光纤之父”,并没有为这项石破天惊的发明申请专利,反而希望有一天能让全世界人类免费上网。许多人没有注意的是,光纤更为医学界带来了“微创”技术,让许多病人免受开刀之苦。”

高锟从小对电机工程感兴趣,小小年纪就自行组装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在圣若瑟书院毕业后,因当时香港大学没有相关专业,所以转到英国升学,於1957年取得英国伦敦大学电机工程理学士学位,1965年在伦敦大学获颁电机工程哲学博士学位。

1966年,年仅33岁的高锟发表名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首次提出光导纤维於通讯上应用的基本原理,又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要的绝缘性纤维结构和材料特性。他提出了使用玻璃代替铜线的想法,利用玻璃清澈及透明的特质,配以光来作信号传输之用。不过,这一想法提出后,许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

颠覆通讯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高锟没有放弃,经过多番研究测试,终於证明了光导纤维的可行性,逐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最后,他研製出没有杂质的石英基玻璃,并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彻底地改变了旧有的通讯模式。

高锟的论文,激发互联网等通讯革命。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其论文发表了43年后,才於2009年10月6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高锟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藉此表扬他在“光传输於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的成就。对於成就得到肯定,高锟当时轻鬆地回应:“诺贝尔奖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过去四十年,光纤大大促进了资讯世界的发展;亦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於瞬间传到千里。”

没申专利 盼全人类免费上网

光纤通讯改变世界,却没有为高锟带来巨大财富,因为他没有为光纤发明申请专利,反而希望有一天能让全世界的人免费上网。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科学创意中心总监黄金耀表示,不少人谈及光纤都只会想起通讯,其实光纤亦为了医疗界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以往病人进行不少手术时主要以开刀为主,自从光纤的出现后,为医学界带来了“微、无创”技术,让部分病人能免受开刀之苦。他强调,这个改变是“好多人无留意,但就十分重要”。

中文大学前教授、教育城联合创办人黄宝财指出,高锟教懂他不应只满足於一项发明,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需求亦会不断提升,所以应不断努力。他又说,高锟是一个“好开放”,好支持大家大胆去做研究的人,不时都会鼓励他们作不同尝试。

他忘了光纤 忘不了太太

图:高锟与太太出席高锟慈善基金在港举行成立四周年庆典暨《高锟自传》纪念版发布会

高锟是被一起搓麻将的朋友发现他反应变得迟缓,建议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与其父亲一样患上脑退化症,其行动和认知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高锟晚年由其夫人黄美芸一直照料,80岁生日时,已讲不出生日愿望,只能回答简单问题。

作为其照顾者,黄美芸深深感受此病患对病人及其家属造成难以言喻的伤痛和影响,加上港人缺乏对此病的认知,医疗支援系统亦不足,遂决定于2010年成立高锟慈善基金,以提升大众对脑退化症的关注。高锟在2016年时的病况已进入晚期,只能简单说出“Yes”、“No”等字眼。

事实上,2009年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高锟脑退化症已趋严重,他忘记了光纤通讯,忘记了许多东西,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他始终忘不了夫人黄美芸。作为其照顾者,坦言曾觉辛苦和气馁,“佢唔知啲嘢放边、唔知道厕所喺边”,但想到高锟以前多疼惜自己,黄美芸就无怨无悔。

迟来的诺奖 名留天上星

图:高锟(左)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诺贝尔奖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光纤之父”高锟,毕生研究造福世人的光纤科技,造就今天网络世界的普及。2009年,他与两位美国学者共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香港物理学界大为雀跃,可惜他于2002年确诊患上脑退化症,甚至忘记了什么是光纤,令人慨叹这是个“迟来的荣誉”。

高锟出生于上海,在本港圣若瑟书院接受中学教育,1987年至1996年出任中大校长,长达九年。他是历来获诺贝尔奖的华裔学者中与本港渊源最深的(另一位美籍华人崔琦中学就读在本港培正中学,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6年高锟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小行星(国际编号3463),命名为“高锟星”,以表扬其贡献。

虽然患上脑退化症,但高锟于2010年在夫人黄美芸陪同下,亲自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礼,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象征科学殿堂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大会亦考虑到他患有脑退化症,作出特别的领奖安排,就是瑞典国王破例走向他,把诺贝尔奖牌和奖章亲自送到他手上,高锟只需趋前数步,不用像其他得奖人那样,走到领奖台中央接受国王颁奖。

段崇智表哀痛 中大今起设吊唁区

高锟于1987年至1996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退休后一直担任中大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多位与他接触的中文旧生称赞高锟为人随和,愿意听取学生意见。香港中文大学对高锟离世深感哀痛,并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校方今日起一个月内于校内设置吊唁区,供各界人士悼念高教授。

中大校长段崇智表示,高锟是“出类拔萃的学者,也是高等教育界高瞻远瞩的领袖”,赞扬他作为中大第三任校长,任内设立中大电子学系,筹建工程学院,成立逸夫书院,带领中大成为世界级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生飙升九成。他说,高锟于科研方面亦力求创新,于光纤方面的研究促成互联网发展,为人类通讯史写下全新一页,其离世对中大、香港及全球学术界均是重大损失,“大学同人将铭记高教授对中大及全球的重大贡献”,并代表中大教职员、同学及校友向高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