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20年风雨无阻 港台传奇女商黄紫玉造京城生态奇迹

2018-11-22 18:46:00大公网 作者:谭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走进位于北京亚运村的紫玉山庄,极目远舒:山水、林草与建筑相互掩映,苍鹭、大雁不时飞过,天鹅、鸳鸯在湖面嬉戏,梅花鹿、羊驼在草地徜徉。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此处还是一片荒芜杂乱的城市垃圾场。26年间妙手回春将废弃地改造成生态家园的紫玉山庄“庄主”,是香港恒丰集团主席、台商中第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黄紫玉。

黄紫玉

1992年初,北京市首次到香港招商,紫玉山庄地域规划比例为80%园林,20%建筑,成为当年北京市最大的台资项目。黄紫玉说,她曾经想建造一个既看得见绿水青山,又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家园,这个规划与自己的梦想不谋而合。

谈起紫玉山庄建设开发之初的情景,黄紫玉说:“那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既然都是‘第一次’,真是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当时北京房地产建设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北京市也没有在绿化隔离带中开发房地产的先例。专家与政府相关部门都认为,建公园就是建公园,建住宅就是建住宅,二者不宜混为一谈。

虽已举办过亚运会,但紫玉山庄建设之初,位于亚运村的规划用地实为一片城市垃圾废弃地

理念超前 排众议亲做方案

对此,黄紫玉坚决不同意。基于对自然、人、建筑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充分理解,她大胆地提出了“建筑用地与公园用地相互穿插,既分离又融合,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前瞻性设想,并为此向大师请教、学习,自己草拟出她心目中能让城市生活回归自然的方案草图,以此赢得了建筑大师们理解与支持,也获得了政府的批准。

紫玉山庄建设初期,位于亚运村的规划用地无路水电气等设施,当时的北京三环路交通尚未完成,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面临种种困难,在未从大陆银行贷款的情况下,黄紫玉先行垫资支持政府大市政建设。

如今的紫玉山庄则是候鸟栖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

黄紫玉坚持先造环境再建屋,有建筑专家担心她无法负担重建生态环境的代价,专家劝说她,重建城市生态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金钱。原有合作的国企单位也对此提出质疑,退出合作。但黄紫玉坚持走生态重建之路,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目标始终如一。

废墟中再现绿水青山

滴水能穿石,紫玉山庄在废墟上创造了诸多城市生态奇迹:近百岁的雪松林移居紫玉山庄得以延续常青的生命;黑、白天鹅自主孵化成为亚洲首例;冬季湖面破冰、喂食,引来候鸟停留定居,书写着“候鸟不候”的动人故事;密云水库清淤清出的河泥,被紫玉用来建造人工湿地,芦苇丛生,荷花满池,成了各种水鸟的乐园;CCTV-9慕名前往紫玉山庄拍摄《动物居民》,反映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和人类共同生存,展现北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与进步。

黄紫玉的《关于改善两岸婚姻家庭相关服务政策的提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黄紫玉介绍,在紫玉山庄的建设过程中不乏高层领导给予支持和鼓励。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环保署署长施泰纳曾到访参观,对社区生态给予赞许,并建议参选联合国环保署“地球卫士”。在联合国工发组织主办的2018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上,紫玉山庄作为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优秀实践案例,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

绿色精神带动青年成长

紫玉山庄建设期间,正是大陆房地产走向利益回报的高峰期,她却“从不以赚钱为第一要义” ,坚持重建城市生态,“给自己一个机会,给社会一个回报”。有媒体称她为“另类”的地产商,说“黄紫玉不应该放弃很多赚大钱的机会”。她说:“我有时想起来也真是如此,但我不后悔。”

在黄紫玉用自己的毅力和坚持、责任与担当,实现绿色梦想的同时,这份绿色精神也感染、带动了一批能干善创的年轻人。20年前,河北小伙王术军来到紫玉山庄成为绿化工,逐渐掌握植物的种植、移植和养护,钻研动物的孵化和饲养。“我们在建设人工湿地时,将土方堆砌成山,再种上树,让山庄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王术军站在一公里的人工栈道上向记者描述山庄时如数家珍。

在艰辛的生态重建中,黄紫玉坚守着建设生态家园的信念,带着一群王术军这样的年轻人收获了比金钱更为珍贵的绿色财富,也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移古树迁淤泥 高标准造近生态系统

20多岁的紫玉山庄却有着许多七、八十岁的原林,这是因为山庄中的大型植物大多是从各地山野村庄、动迁场地收集而来。黄紫玉说,老城拆迁时会有不少古树会被砍掉,让人心疼,便开始收寄老树,研究移树的技巧。

黄紫玉参政议政

迁移古树的成活率并不高,但紫玉山庄的迁移古树成活率却远高于平均水平。“在移树的时候,专家意见是保留1立方米的土壤。我怕1立方不够大,把标准提到1.5个立方,结果是我们的成活率非常高。”黄紫玉说。

如今,园内种植树木多达十六万多株,疏密布局、成林栽种,呈现原自然状态。梧桐、雪松、银杏、水杉、白桦以及热带棕榈扎根山庄,成行成荫。

山庄中心的8万平方米的人工生态湖,是园内的绿色纽带,但在落成之初,由于缺乏循环,湖水愈加混浊。黄紫玉决定重新开挖后取出土工布的垫底,从京北密云水库购买河泥,造就自然生态河床。同时,通过建立山水过滤系统,建造人工瀑布,实现分区抽水灌溉和注水加氧,促进人工湖水流动,增强湖水自我调节能力来改善水质。

梅花鹿是山庄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图为黄紫玉(中)与台青在山庄内喂食小鹿与鸽子。

长白山“紫玉”:冰天雪地里“种”房子

黄紫玉有一双儿女,他们经历并参与了紫玉山庄在垃圾场中重建生态环境的艰苦历程。2008年,黄紫玉受吉林省政府邀请,参加长白山保护开发,黄紫玉的儿女带领团队,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生态住宅、生态社区、旅游生态文化小镇、度假休闲酒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冰天雪地中建造生态绿色家园。

长白山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殊的地质地貌,有着“绿海百珍”的美誉,曾是一片难能可贵的净土。但近年来,任意砍伐、不当开发导致当地生态系统不稳定、森林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紫玉团队大胆创新了保护原生态的建设模式:颠覆传统开发模式,采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的创新性理念,首创通过空中轨道运输建筑材料,在树木间隙“种”房子的绿色建筑方法,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基本做到零干扰、零破坏、零污染,使建筑物犹如种子播种在大自然中。

毗邻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紫玉秋沙河谷施工时做到了不砍伐一棵成树,保留了原生态地貌和植被;外立面就地取材,均为当地火山石(红浮石),保有原生态的设计理念。项目获得了与水立方、新加坡同榜齐名的HD Awards最佳resort大奖,还成为中国首个获得建筑设计界“奥斯卡”——“IDA全球最佳居住建筑设计金奖”的别墅项目。政府与社会给予高度的评价与赞赏,称“紫玉”不仅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吉林省绿色产业发展的典范。

开国少将、中共中央对台办公室原主任杨斯德为黄紫玉题字“爱我中华”

特稿:站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奇女子

台湾媒体曾将紫玉山庄称为台湾的“驻京办”,能让紫玉山庄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黄紫玉在改革开放40年中大力促进两岸交流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

成长于政商大家庭的黄紫玉是知名侨领的后裔,她原名黄美廉,是“廉”字辈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创业之初,个性要强的她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创业,便将名字改为“紫玉”。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大陆对台政策的发生重大转变,黄紫玉响应两岸三通的号召,率先在福建、山东、上海、北京等地投资,涉及工业、贸易等多个领域,后来无心插柳踏入房地产,便有了紫玉山庄这个京城响当当的地产项目。

身兼港台侨身份的黄紫玉多年来秉承民族大义,促进两岸融合。1998年,黄紫玉以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成为台商中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她提案与建议近百个,涉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生态保护等,其中《关于改善两岸婚姻家庭相关服务政策的提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2009年,黄紫玉发起的“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正式在台北成立,她专门为协会在台湾购买办公楼,提供开办经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协会深得两岸各方的信赖和支持,民间乃至政界都给予积极评价。

紫玉秋沙河谷中的房子都是“种”在山林间,建筑依山势、林势而建,工程中对原生态做到零破坏

2010年,时年90高龄的开国少将、中共中央对台办公室原主任杨斯德携夫人与国台办干部专程到紫玉山庄,看望当年一同为两岸交流作出贡献的黄紫玉,以“赠黄紫玉同志”为题,饱含深情写下了“爱我中华”、“紫玉山庄无限风光、江山一统民富国强”两幅字,表达了对黄紫玉的高度肯定。采访时适逢杨斯德将军离世,谈及此处,黄紫玉眼中泛起泪光。

采访当日,黄紫玉身着素色套装,轻施粉黛,举止间透露着大家闺秀的典雅大方,言谈间不失商界强人的率性与干练。谈到参加大陆投资建设、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经历时,黄紫玉说,她结识了诸多待她如亲人的良师益友,更看到了无数有识之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两岸的和平发展而奉献一生。

“我是改革开放40年和两岸关系发展40年的参与者、见证者。”黄紫玉说。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