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运动员的大学梦 有心唔怕迟

2018-12-04 03:17: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枷彣指人生并无起跑线,只要努力用心去做,定能成功

  运动员退役后往往面对转型困难,但近年不少学校都设有“精英运动员计劃”,藉此让运动员有“转行”机会。

  陈枷彣“炼成”大学讲师

  香港首位亚运空手道女子组银牌得主陈枷彣一直有个“大学梦”,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11年她终以40岁之龄,获香港教育大学取录,现已成为大学讲师,成功找到新方向。她的故事连同黄金宝等11位运动员的故事,一同收录在《运动员的双行道》一书中,以自身经历告诉读者“有心唔怕迟”的道理。

  大多运动员在十多、二十岁出赛,但陈枷彣却在31岁时才出战2002年釜山亚运,最终在空手道女子组比赛夺得银牌。她虽然在运动场上屡获佳绩,但因小时候不爱读书,故无机会读大学,为了在退役后找到出路,毅然在40岁时重投校园,就读教大的健康教育学士课程。

  陈枷彣说,课程让她认识到身体与心理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如她未必能在体能上与十多岁的选手比拼,唯有从心理质素入手。这对她在比赛,甚至作为一个教练,都十分有用,更激发她升读心理学硕士课程的慾望。毕业后,陈枷彣应征成为大学讲师。她笑言,虽然自己人生的所有历程都比其他人迟开始,但人生其实并无起跑线,只要努力用心去做,相信都定能成功。

  黄金宝:变得更全面

  “亚洲车神”黄金宝在中二便辍学,他表示,由於自己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多,难以追赶课程进度,所以在入读课程中途试过暂停,现在退役后,期望继续学业可以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全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