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医疗事故/被注射抗痉挛药近倍 幼童心跳停16分钟

2021-07-31 04:23: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伍轩沛报道:医院管理局昨日发表新一期《风险通报》季刊,公立医院在今年首三个月,共呈报七宗医疗风险警示事件,包括三宗手术及介入程序后遗留工具或医疗物料在病人体内的个案、两宗住院病人自杀个案,两宗在错误部位施行程序个案。其中一宗个案是三岁幼童出现痉挛后,在短时间内被注射超出近一倍用量的抗痉挛药物,使心脏骤停16分钟才恢复知觉,须留医儿童深切治疗部。

  《风险通报》呈报七宗医疗警示事件,及21宗重要风险事件类别呈报。在药物事件中,一名34个月大的幼童,因为发烧及呕吐,到公立医院急症室求医,其间出现抽搐、痉挛,医生遂为他静脉注射射苯妥英(dilantin)。

  但医生注射时,仅计算了注射剂量,无考虑到注射速度。短短三分钟内,为病童注射280毫克未稀释的苯妥英,亦即平均每分钟注射逾93毫克,较幼童每分钟最高剂量50毫克,高近一倍。病童随即心跳过缓,心脏一度骤停,16分钟后才恢复血液循环,最终被转送到儿童深切治疗部留医。

  白内障手术 打针左右不分

  另外,有医生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注射手术前,已在病人右眼眉毛上方进行记号,并与病人作出确认。但医生下针时,误以为须在病人左眼进行注射,直到注射完成,才意识到打错位,与病人商量后继续手术。幸而病人视力无受影响,也无出现其他后遗症。

  有眼科医生表示,白内障注射手术通常分为两种,包括在眼皮周边注射作麻醉作用,及在眼球后注射抗组织增生药物。后者为主要用于治疗黄斑点病变,理论上该药物无菌,长远对视力构成影响机会不大,不过仍有机会导致眼睛出血、眼球肌肉短暂“郁唔到”等,但最怕的始终是“开错刀”。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