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林郑:港府语文水平弱 研将中文纳入公务员学院课程

2021-10-08 04:26:12大公报 作者:龚学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健波批评政府文件的中文行文“又长又谮”,促政府官员改善中文水平。

  特首林郑月娥昨日在立法会出席问答大会时,保险界议员、财委会主席陈健波批评政府官员中文水平低,政府文件的中文行文“好有问题”、“又长又谮”,促政府改善中文水平。林郑月娥回应表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建议日后或要把“学习中文”放入公务员学院的课程。有政界人士表示,如果现在还有人以不擅长中文为傲,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在答问大会上,面对陈健波的质疑,林郑月娥承认语文能力是政府的弱点,并称改善中文水平“要大家各自努力”,笑言“个个(官员)一把年纪,要重新学习好难。”又指语文能力要从小建立,要改善中文就要多看书,故她“成日建议人睇书”。

  把握湾区机遇 学好普通话

  陈健波在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大多数的普通市民都是惯常使用中文,对英文并不熟悉,而政府一些文件或者指引,都是以英文为主,即便一些是中文的,也是用英文“夹硬”翻译成中文的,不仅让人看不明白,还为市民造成不便。他向林郑月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能让中文得到更多重视及应用,方便普通市民。

  港英殖民时代,英语与管治阶层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回归后,“英语中学”和“中文中学”的分野更是强化了英语的“精英迷思”。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以粤语为惯用语言的人数占全港88.9%,而英语惯用者仅占4.3%。不过,金融、法律、医疗等不少高薪职业,都是用英文为主,英文遂被视为“精英语言”。

  特区政府在香港回归时就已经定下了“两文三语”政策,目标是“中英兼擅”,“两文”指的是中文和英文,“三语”指的便是粤语、普通话和英语。但在香港回归25年后,为何政府文件还是“惯用英语”,而在中文的行文上还是“好有问题”?对此,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英文和中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言,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学好中文乃至普通话都尤为重要,如果现在还有人以不擅长中文为骄傲,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倡新入职公仆需考核中文

  陈勇强调,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文,很多外国人以学习中文为荣,因此我们更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他认为,回归这些年,高级公务员的普通话都说得愈来愈好,证明只要肯用心,公务员学习好中文并不难。因此除了加强现有公务员中文学习外,对新入职的公务员也要进行中文的培训和考核,中文达标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市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