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需为贸易战做长远準备/陈文鸿

2018-07-10 03:16:53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美贸易摩擦最终演变成贸易战,参与者和旁观者都无法避免损伤。因为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破坏国际贸易的自由平等原则,衝击基础的制度性信任和可预见性。

  过去二、三十年,全球化也促使贸易性质演变,不再局限於最终製成品的交易,更多的是中间产品的贸易,属於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其中一环,而且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交叉交易,是跨地域和跨行业的。香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珠三角建立起来的正是这种供应链贸易。即使近十年加工贸易减少,港商及以香港为基地的台商、外商在内地的加工生产量减少,但中美贸易战开打,必然会打击仍然在珠三角厂商的加工贸易生意,也打击香港作为中介或起运地、卸货地的运输和相关的物流服务。

  短期内不会“休战”

  中美贸易战影响极广,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上与内地经贸关係紧密,香港受到牵连打击也肯定大於其他中国以外的地方。

  洞悉美国的意图,也参考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日贸易战的历史,相信今次中美贸易战必然是旷日持久,不会短期了结。整个过程甚或纠缠达二、三十年,其间各种转折、衝突都在所难免。香港需要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衝击、危机与新机遇,及早作出应对準备。

  香港的物流、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长期集中於欧美澳纽加等西方市场,倚赖英美的普通法及相关制度,以及美元体制。虽然中美贸易战由美国发起,但其他西方国家也难免被美国“拖下水”参与,届时中国的反制措施亦会涉及这些国家。整个普通法体系、美国为主的贸易市场,以至美元体制在香港的部分也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像厂商般可将生产线迁离内地,香港的专业服务业不可能离开香港。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美国亦不可能给予香港独立於中国的特殊贸易地位,所以本地服务业可以做的是减少对美国市场和体制的依赖,开拓新市场,分散服务对象和推出新服务产品。例如可以为“走出去”的内地企业提供服务,也可以开拓香港本土业务新市场。

  需引进培训专业人才

  即使将来中美摩擦缓和,香港专业服务业开拓美国市场与体制之外的经济空间,建立不同於英美体制的制度,对香港专业服务业是百利无一害。同时亦适合在全球化下,香港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大都会、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求。

  香港要做的是由政府推动,民间协助,开创美国市场与体制以外的经济空间。首要是人才与制度,人才先行。香港需要培养与引进熟悉传统的美加欧澳以外国家与地区的市场情况和制度的人才,包括语言、宗教、文化、社会习俗、政治地理等,特别是有关国家地区与普通法不同的法律及相关制度。现有的国际专业服务人才要转型兼顾非英美制度不易,非英美制度亦有它们一整套专业体制。

  因此,香港一方面需要从这些国家引进专业人才;另方面是要培养本地人才,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引进人才可很短期达到,但涉及政策措施,相关法律等;而培养本地人才则需要一定时间建立相关的制度,且要花时间积累人才。故此,香港要及早为积极筹劃推动,政府与各大学、专业团体、商会需要全方位参与,共同努力。

香港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