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警惕香港出现“去中国化”教育/李晓迎

2020-01-18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政府近日公布课程发展议会辖下专责委员会委员名单,正式启动通识教育科课程检视及修订工作。启动通识科课程检视是向社会发出一个重要而积极的信号,这个信号不仅仅说明政府将会清理教育界中一系列累积已久的问题,它更是特区政府止暴制乱、恢复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

  香港需要怎麼的教育?

  对於很多香港市民来说,教育不仅仅是入读名校、在中学文凭试(DSE)中取得多少科5**,又或者取得一纸高级文凭或大学毕业证书那麼简单。而是让学生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掌握学识和学习技能,最终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世界公民。然而自2014年非法“佔中”开始,教育的深层次问题便浮出水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开始正式进行检视,时至今日这些问题已不能简简单单归咎於教育当局或主事官员的不足之处,而是需要所有香港市民一同思考:香港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样的教育?

  今天的香港,学界天天面对社会、家长等各方压力,另一边又要保证正常有效的教学展开。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思潮伴随着家长的质疑、期盼直接湧向学校。教师早就不是一个教书匠那麼简单,而是一名知识的传递者、心灵的守护者、家庭关係的促进者,更是社会未来的塑造者。所以当社会或学校抑或政府一味的要求“上新货”时,而“灯下黑”的忽略了教师本身的个人素养、心灵健康、教育信念等,就难免教育系统不出现表面繁荣,而内部空虚的问题。香港的教育制度至今仍然是让广大市民引以为傲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制订政策时忘了教育初衷,当执行教务时忘了从事教育的初心,那麼教育就极为容易沦为散布各种错误信息的渠道,而非是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

  “修例风波”爆发至今,“反中”、“反特区政府”的声浪此起彼落,假消息、不实信息漫山遍野的散布,教育更不幸地被“黑暴”染指,沦为“反中乱港”的战场。这场教育争夺之战因而成为捍卫正义与维繫市民福祉的重要博弈。也许部分市民对这些并没有概念,也许还会问:让孩子接受多一些不同思想有什麼不好?但当“细雨如丝润无声”的学子接受的都是负面的思想、都是仇恨、都是抱怨、都是贪婪的价值观,那麼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未来将会是怎麼样?

  在香港现行制度下,可能很多市民仍然不理解这其中的利害关係,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年国际文凭组织(IB)的母语试卷,无论选考哪一种语言,所考的文章和诗歌都会紧密联繫母语社会,其中中文母语考卷无论是正体字,还是简体字,都会选择中文文化主体──中国作家作品。这样的选择,让无论深居世界哪裏的华人,都能通过平时的学习来了解自己祖国文化。这裏面是完全不涉及政治的认同,而是个人身份与文化重拾和认同。

  岂容切割与祖国关係

  这种国际教育的概念正是今天香港市民对国际化的最大误解所在。狭隘过时的国际化认为就是去母体文化,而今天现代的国际化正是立足於自己民族文化之上,概念已经天壤之别。简单地说当国际化变为了“去中国化”,那麼不仅不会帮助香港市民更具竞争力,反而是让香港更加边缘化。以国际文凭组织为首的国际课程,无论是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还是A Level(高级程度会考)课程,只要涉及母语课程都是採用这个概念,让无论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能认识今天的现代中国。所以当我们的市民嫌弃DSE,嫌弃本地课程不够国际化时,则要更加小心处理和思考这其中的弔诡之处。选择国际课程不是逃避祖国,反而是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

  今天在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市民情绪化的宣泄或许是可以被理解与原谅,但是这不等於就放弃了自己应付的责任。对於社会的责任,对於国家的责任,无论去到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最重要责任。

  所以当我们的教育中不断的出现“反中”或“反社会”的内容时,即便不考虑社会、国家是否也应该从自身的福祉出发,为自己的后代思考一下?“反中”是否真的让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更有竞争力,还是让我们的下一代变为一个视野狭窄,只会自怨自艾,带着仇恨、带着自卑、带着苦毒的香港人?选择权就在我们的手裏。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