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善用科技化危为机/菁英会执委、城市智库香港与物流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鹏

2020-09-13 04:23: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零售市道销售额已连续18个月下跌,本港採购经理指数亦分别连续二个月(7月44.5及8月44)下跌;另外,本港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亦因第三波疫情导致大幅度收缩。早前,金管局及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分别延长企业还款措施,支持企业延迟偿还本金,此举是特区政府以实质性的措施,帮助中小企在资金周转困难上的缓解,尤其对受疫情及防疫限制措施衝击较为严重的行业而言,是比较大的帮助。这项政策同时亦能减轻劳动市场的压力,让更多市民保住饭碗。

  普检为复甦奠定基础

  特区政府先后推出两轮抗疫防疫基金,加上财政预算案的纾困计劃,前后投入超过2800亿港币;面对严峻的经济衰退压力,特区政府本财政年度亦录得最高赤字。现在必须首要解决的,是把本地新冠肺炎的患者和隐形患者全找出来;早发现、早隔离、早医治,亦尽快将疫情控制和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可能重启经济、恢复通关、重建经济,同时放宽各类限制措施。

  特区政府两度延长“普及社区检测计劃”,计劃将於明天结束。为己为人,尚未接受检测的市民,应把握机会在今明两天前往全港逾五十个检测中心参与计劃。笔者早前已经到检测中心採集样本,我真想不到有任何不参与的理由。市民自费到私家医院、化验所检测一次,动辄要花上逾千元,现在“普及社区检测计劃”不用掏一分钱,就享有相关服务,我再次呼籲大家,为己为人参与检测。

  在抗疫期间,我们会留意到创新科技和生物科技,为我们所带来的改变。透过APP订外卖、购物和买菜,透过互联网在家办公、学习、上课、看电影、打遊戏、玩直播、发抖音,就算居家隔离,亦不会觉得苦闷。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亦是值得思考,如何把线上线下事务连动起来,这亦是对传统行业,如零售转型思考的契机;因电子化和高科技化已是势不可当,亦是无法逆转的趋势。笔者最近亦关注到香港的大学,先后在生物科技领域中创出新的品类和研发出新的成果,令人振奋,这是我们未来必要的发展道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