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情观察/“海纳百川”的基础是爱国爱港\杨坚

2021-08-09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紫荆》杂志8月号刊登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月16日讲话全文。较7月16日当天国务院澳办官网发表的摘要,全文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者面临五方面严峻考验和挑战──能不能始终把握好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大方向?能不能坚守为民情怀?能不能破解香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巩固和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能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香港更好发展?

  香港有媒体特别注意,夏主任要求特区管治者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的“有感召力的爱国者”,“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此,民主党主席罗健熙提出质疑称,建制派过去10年奖励“斗争”,怎么可能团结别人?

  顺便指出,自7月以来,公民党似乎销声匿迹,其领袖人物对香港政局保持前所未有的缄默;唯独民主党未陷囹圄的领袖人物罗健熙等仍发表政见。罗健熙指责建制派搞斗争而不讲团结,完全是胡言乱语。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跑掉

  夏主任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有原则的,即:“打破门户之见,遇事多沟通、多交流、多谅解、多补台,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促成最广泛的团结,在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这一大目标下汇聚最强大的合力。”请注意:“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和“在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这一大目标下”,这就是明确的原则。

  过去10年,亦即2011年以来,包括民主党在内的“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公开炮制反对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风潮,煽动香港本土主义为“港独”制造铺垫,策划非法“占中”,否决关于普选行政长官的议案、扼杀香港2017年普选产生行政长官的机会,以反修订《逃犯条例》为借口发动“黑色暴乱”,以“揽炒”香港为手段企图把香港变成美英治下的“飞地”乃至公开宣告“香港独立”。面对“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的猖狂行为,中央怎么可能不领导爱国爱港阵营展开一个接一个坚决斗争?毛泽东主席说得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待一切反动派,必须毫不留情地坚决清除,“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爱国爱港”阵营是统一战线。在对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民建联、工联会,同其他若干政治团体明显不同。后者有的公开表示爱中国不爱中国共产党,有的回避表态,有的置“爱港”于“爱国”之前。

  要指出的是,特别说明不爱中国共产党的人有其特别用心。这类政治团体、政治人物是港英年代既得利益者,一直与美英保持密切联系,正经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考验。对于这类政治团体和政治人物,只要他们不主动选择退出香港政坛,就仍应团结。

  今天,香港所有政治团体、政治人物无一能够回避对中国共产党表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服从中共中央领导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是区别“爱国爱港”与“拒中抗共”的唯一准则。

  须弃“拒中抗共”政治立场

  “爱港”能否先于或高于“爱国”?爱国爱港阵营中的政治团体、政治人物不行,在某些情况可以容许。在东京奥运会期间,香港一些大型商场转播实况,一些居民对香港运动员获奖的欢喜,甚过对国家运动员登上领奖台。这是对本地和运动员的情怀,可以理解和允许。有人嘘国家运动员甚至嘘国歌,则不能容忍。爱国爱港阵营中的政治团体、政治人物或者已是或者有志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者,必须牢固树立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一部分的观念,爱国高于爱港。

  属于“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的“泛民主派”能否被团结?视乎他们能否抛弃“拒中抗共”政治立场。有人反复讲“泛民主派”在爱国者治港和新选举制度下仍有空间,却不斩钉截铁地讲“泛民主派”必须抛弃“拒中抗共”政治立场。一旦“泛民主派”抛弃了“拒中抗共”政治立场,他们就不再是“泛民主派”,何来“泛民主派”在爱国者治港和新选举制度下仍有空间之说?

  正确说法是,只要爱国爱港,即便具体公共政策议题意见相左,即便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仍有待提高,但都是行政长官和中央驻港机构团结的力量。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