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从中央频繁出台惠港政策看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2018-08-06 13:11:00大公网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务院近日宣布取消11项行政许可,包括“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这意味着香港居民在内地工作均毋须申办就业证,北上发展更为便利。就在一周前,国家艺术基金公布,将向在内地工作学习的港澳台艺术工作者开放申报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并鼓励内地艺术单位、机构与港澳台艺术机构合作开展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这是继国家科研资金“过河”后的又一次资金“过河”。再追溯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七一期间视察香港一年来,中央部委于去年8月和12月分两批出台便利香港居民赴内地学习、居住、工作的政策。可以看出,这一年、特别是最近以来,中央惠港政策频繁出台。

中央频繁出台惠港政策,显示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府对香港、香港740万同胞的亲切关爱,显示出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香港分享国家发展红利的巨大诚意,这为香港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为年轻人北上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今时,虽然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会给中国经济造成暂时的困难,香港也会受到影响,但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祖国内地和香港都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并非“贸易战”三个字那么简单,美国毫不讳言中国是其战略竞争对手。以贸易战为切入口,美国向中国发起了全面的攻击,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崛起会挑战其“世界老大”的地位,不惜使出各种手段全面阻止。

外部压力激发内部合力

其实,西方一些人士并不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征: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合力越大。回望百年,每到危难时刻,中国人总是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克时艰。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华,半壁河山沦陷,国共两党虽有血仇大恨,但毅然捐弃前嫌,并肩抗战,共逐日寇。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既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陷入冷战,又与前苏联交恶,在与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孤立环境下,外部被围得铁桶一般,内部则形成了巨大合力,出人意料地搞出了“两弹一星”,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人的这种性格特征也表现在抗击各种灾难之中。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13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震撼了世界,许多西方媒体不禁感叹:“在灾难中重新认识中国”。他们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并不怎么团结的中国人,突然之间变得如此齐心一致、如此百折不挠、如此不畏艰险!

一个民族的性格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命运,中华文明能够持续五千年,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是唯一没有断流的,正是缘于这种性格特征。中国崛起之路注定不会平坦,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仅仅是“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开始,中国暂时会蒙受损失,但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合力越大,中国一定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合力,冲破难关,闯出一条新路。

制度优势造就两地合力

中央频繁出台惠港政策,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桥铺路”,这充分显示出“一国两制”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是造就两地合力的源泉。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很好地处理了“合”与“分”的关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正面效应。一方面,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在涉及到香港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体现出“合”的优势。比如,回归以来,香港借助国家提供的平台,以“中国香港”的身份参加了许多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参加的国际组织,拓展了香港的发展空间;再比如,香港居民在海外遇到危险,作为中国公民,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得到了及时救援救治。另一方面,在涉及到香港发展方面,体现出“分”的优势。香港保持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香港是独立的关税区,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这一切,使香港保持了发展活力。香港的营商环境是全球最优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名列前茅,香港是世界公认的自由港,是世界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在国家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在香港发展遇到困难的紧要关头,“一国两制”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建设创新型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合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成就自己;再比如,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可以搭乘这趟快车开掘机遇。今时,中央不断出台新政,更为香港释放自己的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向纵深,中央惠港政策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越来越吸引香港民众。

共同梦想催生巨大合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复兴之路上肯定会遇到不少挑战、风险和困难。但香港和内地人民心中有共同梦想,这是形成强大合力的最重要精神动力。

1840年以来,中国人遭受的屈辱太多,因而,民族复兴的愿望非常强烈。百年历史漫长,我们不妨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几年来观察。1981年、1982年、1984年,中国女排连续夺得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三个冠军,实现了“三连冠”,一时间点燃了全中国人的激情,人们发自肺腑地喊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表达了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令人动容,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也是在那个时段,香港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1983年在香港和内地播出,引来万人空巷,尤其是那首主题歌让人热血澎湃:“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那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同样是在那个时段,香港歌手张明敏1984年录制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香港与祖国内地割不断的亲情,唱出了全中国人的心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祖国内地人民和香港同胞的共同梦想。今天,这一主流民意并没有改变。回归以来,祖国内地与香港的交流互动频繁,经济人文联系加深,香港尽享“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在香港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的华夏儿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总书记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有梦想,才有未来。梦想是一个民族腾飞的翅膀。眼下,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遏制中国的种种做法,都会给我们制造不少困难,但把这些困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主题下审视,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心中的梦想不灭,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共克时艰,我们有足够力量!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